银白色的月光被路边的油柏树剪成了细碎的光斑,微风拂过树梢,引得树叶一阵沙沙作响,连映在地上的光斑也随之晃动。我站在路灯下拉紧了衣服,秋天的夜,很凉。清冷的灯光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小光圈,照亮了几块青石板。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嗯。”我向前走去,这条路很长,像是没有尽头似的。周围的店铺都已经关门了,大街上没有一个人,路边的草丛中偶尔有一两只野猫野狗蹿过。“嗒,嗒……”四周回荡着我重复而又单调的脚步声。“再往前走一点就到家了”。我无数次这么对自己说。今天的夜来得有些早,从同学家出来后天便黑了。又是一阵风吹来,把几片枯叶卷到我的脚边,树上的叶子已经所剩无几,我抬起头来,仅有的老三片叶子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色。“啊啾!”我打了个喷嚏,不由得加快了步伐。走着走着,就想起了新闻上拐卖小孩的坏人,他们一般都是在晚上作案的。我越走越快,最后竟跑了起来。“呼,呼……”也不知跑了多久,我停了下来,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其他房子的窗口里投出的灯光,“家”,多么美好的字眼啊!我有点想念家中那老旧的窗台,即使是满桌的课外作业,此刻也变得亲切起来。
“文文!”多么熟悉的声音,是妈妈!我连忙跑过去,一头撞进了一个温暖的东西里。不用看我也知道,那是妈妈的怀抱。“你眼睛怎么了?”妈妈问。我伸手一摸,原来竟不知不觉地哭了。回头一看,映在地上的光斑跳动着,舞蹈着,连树叶的沙沙声似乎也是一首欢快的歌儿,路灯投下的光圈也变成了温暖的黄色。
路,依然很长,但人,已不孤单。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书籍就是这个万花筒中最璀璨的一角,那里的一切都让我着迷,令我陶醉。
记得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妈妈就帮我买了一些儿童绘本,书上的图画让我看的目不转睛,每天睡觉前,妈妈或爸爸就开始给我读儿童绘本,读着读着,我爱上了书,上小学一年级的一个星期天,我刚从书店买回了一本我向往已久的童话书——《木偶奇遇记》。刚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翻开书的第一页,一股浓浓的墨香味儿便扑鼻而来。闻着浓浓的墨香味儿,看着崭新的童话书,啊!感觉就一个字——“爽”。
书中的故事情节时而让我哈哈大笑,时而让我泣不成声。书中的木偶皮诺曹因为不想学习,而贪图玩乐,因此,它变成了驴子的摸样;因为撒谎,不诚实,蓝头发仙子把它的鼻子变得好长好长;因为逃学,被杂技团的人拿去当木偶,甚至被柴烧;因为捣乱逃跑,而留落街头;……这些事情让我更深的理解了父母的爱,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上了小学五年级,我爱上了一本书,名叫《城南旧事》,因为,小学五年级的语文书第一篇课文是《窃读记》,《窃读记》的作者是林海音,通过老师讲的林海音的背景了解,我对林海音开始漫漫地感兴趣了,所以,我选了一本林海音所写的《城南旧事》,这本书讲了林海音在北京时的生活。
在《城南旧事》中,《惠安馆》讲述了“疯女人”秀贞苦苦寻找自己的孩子——小拴子,而小拴子被养母虐待的故事;《我们去看海》则讲述了一位及慈爱的哥哥,孝顺的儿子,可恶的贼等等人物和一位青年,和作者的故事,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兰姨娘》讲述了当时妇女的命运;《驴打滚儿》体现了旧中国乡下的情况。这本书,告诉我要好好珍惜眼前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用实际行动来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的关心与帮助。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够使人和谐,使人见多识广,使人陶治性情。读书让我着迷,我从中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来吧!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吧!让我们去享受读书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