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他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38

我曾将书画双绝的宋徽宗视为君王中的清流,为着他那份文人的风骨。却又在后来发现,他不过是个华宫堆砌出来的帝王,有着足够的资本去将他对书画的兴趣养到极致。之前以为的那份风骨,在他身上我再未窥得分毫。后来渐渐明白,这是因为他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文人。他画出了文人画出的画,写出了文人写出的字,他以为自己将这些做到了极致,便是个极致的文人。可是他忘了,文人首先要有一双眼。这双眼能看清自己,看清家国,看清每个人柔弱皮囊下那颗坚定的、不断跳动的心。这双眼在心上,有了这双眼,才有了文人的风骨。

他没有那双眼。在北宋覆灭之前,他都是个心盲的人,一直活在自己的梦里。

但另一个人一直都看得清。

他和出生在盛世里的宋徽宗不一样。在那个更早的年代,他出生时已是战火纷飞。宋徽宗青年时流连书画之间,他却早早披上战甲,拿上刀剑,征战沙场。他是曹魏的建立者,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何等威风。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因为他想做个明君。

他说他想统一天下,但时势如此,穷尽一生也不能达成夙愿;他说他是以正位登基,朝野上下却总是猜忌议论;他说他一路走来风雨飘摇,却不得不逆风前行;他说他只是想做个明君,不知为何又总是失了人心。常年的征战铸就了他的功名,战争带来的血泪却洗净了他的眼睛。他明白所谓功名,所谓江山代代更迭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文章词赋,流传百世,风骨不朽。于是,便有了《典论·论文》。

从古至今,人人皆夸赞他的弟弟惊才绝艳,却忘了他也是个文人。

我一直记得这段话:“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我从没见过一位君王像他一样,让“立言”的地位居于“立功”“立德”之前。

那个纷乱的魏晋也是一场文学的盛世。在这场盛世里的他,不是那个“策我良马,披我轻裘”的公子哥,不是那个喜欢吃葡萄、爱赋诗,偶有愁绪的曹子恒。他是魏文帝,一生风雨,身后仍受非议,却凭着一腔孤勇将灵魂镌刻于建安风骨之上。

我很遗憾,不能生在有他的那个时代,去见证这个人和他飘摇的一生。每每看到他的画像,总觉在那强势的外表下是无边的孤寂。我想他亦是孤独的,他大多时候都不被理解。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他的风骨,正如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倾听他的灵魂在那场文学盛世里的轻吟。

很遗憾君生我未生,若能生在三国,为男,愿做主君阶下臣;为女,愿做朱墙解语花。

让我,来倾听你的灵魂。

夏姐姐悄悄的走了,秋姑娘悄无声息的来了,给我们送来了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的秋天。

天空美丽极了,蓝蓝的空中飘着一些雪白的云朵,就像一些美味可口的棉花糖。这些云儿就像一个听话的小宝宝,不哭也不闹,静静的躺在蓝天妈妈的怀抱里,蓝天妈妈也开心地把它拥进自己的胸怀。

果园里的苹果妹妹披上了小红袄,葡萄哥哥也冷了,套上了一件帅气的紫袍,大家都唱起了歌,好像在说:“快来摘我呀!我可不比夏天的大西瓜差哦!”

高粱把脸儿笑红了,一曲酒歌在心中慢慢酿造;玉米举着红缨乐了,把夏天的烦恼都忘掉了,农作物们手拉手唱起了丰收的歌谣。

走进公园,可以看到有许多菊花,它们五颜六色、姹紫嫣红,都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他们组成了一个个大花坛,在小路旁,小河边也有一些,这些五彩缤纷的菊花也以它们美丽的姿态把公园装点的分外美丽,让游客情不自禁停下脚来多欣赏一会儿。

秋天是个硕果累累的季节,是一个金秋送爽、美丽无比的季节,秋天,更是大家的季节,我爱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