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汉字之魅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11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条巨龙神采飞扬,中华文化熠熠生辉。

中国字书写中国情,中国字书写中国史,中国字书写中国梦。汉字,已经渗透到我的每一缕灵魂,伴我终生。

汉字之魅,在于它落落大方,协调有致。没有泰语的繁繁琐琐,没有英语的舒畅流连,没有俄语的字符连片。汉字就是这样,每一笔都讲究美感,一勾一挑,力度饱满。我很欣赏许多人,将汉字写得工工整整,比印刷体还漂亮。汉字汉字,那么就“汉”这一字来讲,前两点顺承相应,第一点写完,似断未断地写下第二点,稍按笔尖,一提,笔力遒劲,又是下一笔,两点毫不交集。而这横撇、捺,形成的角度刚刚好,不觉得小气也不太阔绰,产生一种协调美。中国人也许受其影响,感情稳重处事大方,像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以他惊人的口才提出“求同存异”的口号,何尝不是一种中国情怀?

汉字之魅,在于它灵活多变,独具慧眼。文字从历代演变至今,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各种形体,无论其简繁,都各成一派,独具一格。它们灵活多变,每一种都是对先前文字的创新与升华。说它奔放,那还得属我们的草书,大书法家王羲之笔草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庞中华的楷书柔中带刚,田英章的楷书严谨规范,司马彦的楷书圆滑精润,都是楷书,可见,我们的汉字的魅力有多广。它将历史书写,让千千万万中国人唤醒古老的记忆。

汉字之魅,在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从商朝甲骨文发掘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人将它们捧在怀中,视若珍宝;游子将他们书于竹简,拖寄远亲。多亏它,我们领略诗仙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感慨诗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悲情,赞叹东坡居士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从容理性。

然而,中国人的诗兴是骨子里的,《诗经》正好表述得酣畅淋漓。一首《小雅•采薇》就巧妙的流露出边远战士的痛苦哀愁以及对生命的大彻大悟。近几年流行“国学热”,国内外的莘莘学子,都对我们中华文化有一股殷切追求,但也许大部分人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他们知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采薇,但他们可能至始至终领会不到这首小曲背后的无限感慨。

同样,我们许许多多的象形字“日”“月”“人”“休”,大多人只知道它们怎么写,却没领略过它们意义何在。一个“人”字,一笔写成长,一笔写衰老;一笔写权利,一笔写责任;一笔写快乐,一笔写烦恼……人字易写,说到底也是难写。做人不易,领悟更难!此生我愿为汉字而狂,它已深深镌刻进我的血液里,成为我生命里不容分割的一部分。莘莘学们,汉字的深远在静静地等待你们的探索,这一刻,它也在沉思,它愿意陪你们,写就中国梦。

汉字之魅,不可言语。它是中国人灵魂的引领,财富的升华。它让千千万万中国人引以为豪,让中国这条巨龙展现出真性情。

每到九、十月、我们家整座屋子都溢着一种香气,那就是——桂花香。

每年刚到九月初的时候,那颗一人多高的桂花树上,就开始冒出许多桂花苞,几个星期后桂花就慢慢的绽开了,一点点地散发沁人心脾的清香。

刚开始开放的桂花很少,在一棵树上也只能看到四五簇那样。颜色是淡黄色的,香气也很淡。

差不多到九月底的时候,桂花就全部开放了。那时正是桂花开放得最茂盛的时候。每到那个时候,我们家的大院走到哪都闻得到桂花的香味。

爸爸很爱喝茶,有时爸爸冲茶喝,会去摘几簇桂花配着冲,当热腾腾的开水冲泡在放着桂花的茶杯,顿时淡淡散发出桂花幽香。

有时妈妈也会去摘几簇桂花放在车里除异味。

而我,有时会把桂花洗净,制成蜂蜜桂花水来喝。边喝边在树下看书、乘凉……

等到快十月底的时候,桂花的味道也会越变越淡,想要再次闻到那迷人的香气,只有等到下一年。

这就是我家的桂花香,迷人的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