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诗情画意,来一场属于自己的旅行,漫步在这瘦西湖里,不经感叹道“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哪里是一个‘瘦’字了得!”
古诗云:“画舫轻歌水上漂,船娘曼舞扭纤腰。熙春楼阁笙箫起,暮看金枝玉叶摇”。一入瘦西湖,我便小心地迈上二十四桥感受着这儿的古韵,闭上眼轻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面处教吹箫?”我浮想联翩。更令人惊讶的是河两岸竞相怒放的桃花,映衬着依依的垂柳。让人们流连其中。
和几个小伙伴们坐在游船畅游瘦西湖,那可多逍遥自在!湖岸两边游人如织,小孩儿们在树下嬉戏打闹,老人们在亭子里谈笑风声。再看看湖中,蔚蓝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随手抚过湖面,水流掠过手尖,凉意沁入心中。啊!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难见几回合啊!
能和它媲美的还有“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向园了。被誉为“晚清第一园”的向园建于清代中期,是中国古典林园建筑。跟着导游的步伐我们来到了片石山房。这儿的假山丘壑处有一道“奇观”——水中月。往水里看,白天池水中映着一轮明月,正在疑惑:这大白天怎么会在水中出现月亮之时,导游似乎看穿了我们的疑惑,笑着解答到:“这是光线透过假山上的石孔,照射到水面,生成了月亮,随着左右移动的脚步,月亮就缓缓的形成了月牙。”可林中的主人为什么要打造出这个水中月呢?我想,他是想告诉后人眼前的荣华富贵就如这水中月一样虚无缥缈,所以我们要勤勉自强。
在宾馆休息了一夜之后,第二天起程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从看到它第一眼起,它给我的感觉就是悲壮,道路一侧伫立的雕塑似乎在默哀这历史的不幸。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座雕塑是一个仰天长哭的母亲,光肩滑落,光脚站地,手中死死地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
为什么?为什么?禽兽不如的日军为何杀死无辜的小孩?这段惨无人道的历史,我们怎能忘记!当我踏着沉重的脚步进入馆内时,让我感到愤怒的是有300000中国人倒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整个南京城上都弥漫着你们泯灭的人性!如果,这个世界真存在良知,那么请让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丧失人性的人找回一点点良知,可现在,你们日本人却失口否认这段事实。确实,就算你们道上成千百的歉怎么也洗刷不了你们身上的污秽。别忘了是30万同胞的化身,魂灵永远被人们祭奠!是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
这次研学旅行短暂而又有教育意义,激励我们热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忘爱国情怀!
“小越,快来看,昙花要开了!”
“真的?!”我立马把手中的笔一拍,两三下飞奔到阳台,“真的要开啦?”我抑制不住惊喜的心情,走到阳台的角落,看到花架子后面是一大盆昙花,只有两株,却长得郁郁葱葱极其茂盛。记得妈妈刚拿回来时,只是两片小小的叶子,长了三年就成了两大株昙花了。
想看昙花开花是我们家期待已久的事情啦,前两次却一直错过。
昙花从叶子移栽到我们家后,慢慢地长大,我一直等着它开花的那一天。一年之后的一天早晨,当我去浇花时惊奇地发现它竟然已经悄悄地开过了,只不过我看到得已经是凋谢的样子,花瓣闭合成灯笼状软软地垂在它前面的架子上,没能让我看到它的真面目就奄奄一息了,真可惜啊。我问了妈妈,前面都没看到它要开花的样子,为什么这么快就谢了呀?妈妈让我自己上网去搜,我才知道了昙花的花期很短,开花的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以后,盛开的时间只有3、4个小时,非常短促,所以又称它为“月下美人”,也有“昙花一现”这个成语,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唉,期待了一年,却快的让我难以一饱眼福,这个成语来形容它还真是贴切啊!
后来又过了一年,我终于发现了它小小的花苞,我想这次总能让我看到了吧,但是想着它只在晚上开放,我会不会睡着又错过了呢?心里琢磨着,如果它在暗的环境里,以为是晚上了,是不是就能看到它开花了呀?脑子一转,灵机一动,我转身去找了一个黑色的马夹袋,轻轻地把它套在昙花的花苞上,然后打了个结扎紧袋子,这下天黑了你总该开了吧,心里暗暗得意,夸自己聪明呢!结果,等了好几个小时,我悄悄地去看了几次,它还是没有一点要开的动静,我不禁气馁了。妈妈看到后,直笑我是傻孩子,她说昙花也有它自己开放的生理周期,不会只因为见不到光就会开,但是妈妈也表扬了我,有想法就去尝试也是值得鼓励的事。最终,第二次的开花我还是没能看到……
前两次的打击让我对看到它开花不抱希望了,结果就在这个周六的清晨,它居然就这样开放了,说好的晚上开呢?不管了,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惊喜呢!
只见阳台的角落里,被两株昙花撑得满满的,长到上面已经分不出你我,也不知是谁开了花,从青葱的绿色中伸出了一枝洁白的花朵,粉红色的外衣已经打开,花瓣白如玉,花蕊黄如金,被后面的绿叶映衬着,亭亭玉立的样子,看着当真是赏心悦目!我凑近它,一股清香飘入我的鼻端,淡淡的没有桂花那样芬芳浓郁,却独有沁透心脾的清秀味道,让人沉醉。整朵花不大,却为这个角落增添了异常美丽的色彩。我忍不住拿出了相机,拍下了她美丽的身影,心想着,一定要多拍几张,下次不知道又要什么时候开,开了也不一定再看到呢。
传说昙花本是一位花神,喜欢上了每天为自己浇水的韦陀,惹得玉帝大怒,让昙花变成每年只开一瞬的花,并把韦陀送去了佛寺。昙花为了能够见到他,便在每年他下山路上开放,民间又有“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说法。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昙花积攒了一年的力量才能够开出如此美丽却转瞬即逝的花朵,美丽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艰辛。它用自己惊艳的一瞬,带给了我们视觉的盛宴,美好的事物总是消逝的太快,就如时光一样,让我懂得了珍惜,也永远将它的美丽留在了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