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有记忆的,气候,是有记忆的,而味道,也是有记忆的。
当我走在街上一阵烤生蚝的香气扑鼻而来时,让我想起妈妈曾为我做的生蚝。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烤生蚝了,每周都会让妈妈带我
去吃,可后来学习紧了没有时间出去,我想吃生蚝只能让妈妈帮我做了。为了给我做生蚝妈妈可是煞费苦心啊!一大早就去了海鲜市场,通过精挑细选买了食材,回家后妈妈就开始大显身手了。
首先,妈妈把生蚝壳打开,把它放在烤炉上,用火烤着它,烤一会儿后放上妈妈牌酱料和蒜末。等它烤到七分熟时放上泡好的粉丝,然后再放一次酱料等到10分钟左右在上面放上小红椒,葱花,香菜等进行最后的点缀。这样,一道妈妈牌烤生蚝就成功完成了。虽然步骤繁琐,但妈妈总是不厌其烦。
接下来就是最幸福的时刻,我要品尝生蚝了。我把酱汁和粉丝拌在一起连同生蚝一起吃下去,感受到肥美多汁的生蚝一下子爆开在口腔中,而粉丝的爽滑,清凉,美味至极。每当妈妈看到我吃生蚝那满足的样子,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我记忆中的味道,因为现在我逐渐长大也知道做这个不容易,就算想吃,也不告诉妈妈不想让妈妈为了我吃一次生蚝累得满头大汗。这是爱的味道,是妈妈的爱让味道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停留。
犹记得去年春末夏初之时,跟随学校的研学队伍去了一趟苏州、南京。一个是园林胜地,一个是六朝古都。
那番景象,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到苏州,不去看园林就白来了。苏州园林也有高低之分,最好的四个就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了。而我们去了两个地方——拙政园和虎丘。
拙政园是明朝的园林代表,步入园中,第一感就是秀丽。宽广的水面,高耸的古木,叠嶂的山石,还有偶现倩影的赤鲤和五色的鸳鸯。亭台楼榭则穿插其中,自然又不失格调,颇有江南水乡之色。
虎丘则要气势凌厉的多。虽然被饰上了诸多花草,但就连四周的山岩都偶露峥嵘,就更别说那传说中的吴王剑池和云岩寺塔了,也难怪陈抟和吕洞宾会仙居在此,真是仙人之地啊!
诚然,我们都知道苏州园林之美,但如今亲眼所见,就能真正领悟到那份源于自然更超于自然的美,也更加了解这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
告别了灿烂的园林艺术,我们来到了南京,不过不是去什么文化遗址,而是去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
我也奇怪,为何名字会这么长,不是就叫作大屠杀纪念馆吗?对此,向导默而不语,只是让我们快步跟上。
在这之前我也曾看过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但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电视上所说的都太浅显了。惨无人道的杀人方法,白骨累累的万人坑,丧失人性的杀人比赛,毫不悔改的信口否认……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即使已时隔整整八十年。
那绵延数里的哭墙像是死去同胞的诉说;那永不熄灭的圣火像是无数虔诚的祈祷;那黑暗大厅里的点点烛光像是冉冉升起的希望;那大理石上的和平女神更像是璀璨美好的前方。
当时的我们心情十分悲痛,气氛也是十分的压抑。这时,向导幽幽地告诉我们,这个纪念馆是为在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建立的,所以叫死难同胞纪念馆,而不叫大屠杀纪念馆。因为大屠杀没有什么好纪念的,也不值得纪念,更不会有人想去纪念一场大屠杀。
就在昨天,我还在为中华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而自豪,今天,我又认识了过去的中国——那个近代软弱无能的中国。
我该去痛恨历史吗?那是过去式了,我该去痛恨日本人吗?答案也是否定。
我们应该向前看,想想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不应该只沉浸在悲伤中。而要面向未来,未来总是会更好的,不是吗?
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们,因此,我们要牢记国耻,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奋发图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