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距离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25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个人在牙牙学语时父母都会教他这首传颂千年的唐诗。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书信传递时间长,离别或许就是永别。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手中妈妈缝织的一针一线,包含的是对离家孩子的无限期望和无可奈何。

现如今,高铁,飞机现代的交通工具让距离早已不再是问题。但与孩子间的距离似乎却越来越远。年轻人在外面工作或者学习,不断接触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事物,厌倦了父母的唠叨,认为他们不够“潮”不能理解自己,渐渐的与父母疏远,有的干脆在朋友圈中屏蔽了父母。

这种举动和想法固然可以理解但却十分片面,父母也是从孩子一点点长大的,年轻人自作多情的以为不被人理解的生活态度实际上父母也经历过。学习、工作或者与人相处的问题在与朋友分享交流的同时不妨与父母讨论一次,你一定会惊叹父母的智慧。正如电影《我们这一天》中男主角所说,“在我遇到了问题时,我会思考如果是我的父亲我会怎么办,所以我总做出正确的选择。”

年轻人与父母间的距离还有一点在于大部分年轻人认为自己与父母没什么话可聊。其实在节假日或周末多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和父母一起吃吃饭,关心一下默默爱着你的,牵挂你的家人,和父母回家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看自己童年在哪里玩耍的小河、菜地。和父母聊一聊自己小时候见过的邻家的土楼已经重建成了小洋楼,村边的戏校怎么不见了踪影。这样也就拉近了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台湾作家刘墉说过:“我们孤独的生下来又孤独的死去,已经够孤独了,那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和父母越来越远,变得更孤独呢?”

我始终相信,过去、当下、未来,空间上的距离都未必有其界限,爱或许能穿越一切直到永远。用爱连着的人他们的距离就不会太远,纵使天各一方也犹如比邻。所以孟郊其实没有离开孟母,当他身穿母亲做的衣服进行殿试,当孟母得知孟郊高中状元时,“春风得意马蹄急”在孟子与孟母的心里,他们早已无数次的电波冲撞,无数次的喜悦相逢。

八月末,已能听见夏走远的脚步。于是,毫不迟疑地,我们全家开车向甘南进发。

驱车从秦岭开进祁连,刚毅凌人的山峰也一改旧的面孔。在一个隧道后,就柔和了棱角。高大茂密的森林消失了,转而冲进视野的,是偶见的低矮的灌木,和,连绵的,像地毯一样柔软顺滑的草。如果你坐着软乎乎的山脊上,一定会从触手可及的云朵中穿过,然后倚着山温暖的臂弯进入梦乡。

驶过祁连山,看过广阔的若尔盖,体会过草原上狂风卷地,继而百草皆折的气势,一条像是洒满星光的银色丝带赫然躺在眼前的平原上。

这里就是黄河九曲第一湾。

想要一饱眼福,当然首选俯瞰。坐上号称“天下第一梯”的扶梯,我的好奇心也随着越升越高。

经过十四段“心路历程”,我终于到达了山顶。迫不及待地踏上木栈道,“咚咚咚”地跑上观景台,“咚咚咚”地,心如擂鼓。

垂直高度538米的山丘上,格桑花迎着午后暖融融的阳光怒放着。白的、黄的、粉的,她们是散落在草原上的星辰,使劲昂着头,想要回去与白云嬉戏。

抬眼远望,黄河如平滑的丝绸般缓缓流过。但,她却悄然一个转身,在辽阔的原野间,在佛塔地注视下,带着高原的纯净,回首向北。

你不禁会问,如此内敛温柔的少女,是如何成为一位坚贞不屈的母亲的?又是怎样在我国绵延几千公里,在壶口爆发出雄狮般怒吼的呢?

然而,黄昏下的黄河更是温婉得如同少女。清澈的水潋滟着橘色的光辉,从三江源走来,却向渤海奔去。夕阳圆圆的脸映在明镜般的河面上,笑着看她彩色的格桑发带。

连绵的山丘也变成了金色的头纱,怜惜地注视着少女般的黄河成长,随后变成一位伟大的母亲,去孕育、滋养她奉献一生的孩子——中华民族!

从源头出发,黄河内敛、温柔、平静、谦逊,给了我们心灵的雏形;从内心出发,我们学会中华民族本质的民族精神——像母亲河一样的包容和淡泊。

向海洋进发,黄河坚韧、乐观、勇敢,面对高山深壑仍坚定不移;向强国进发,我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一代代人鞠躬尽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扬而不浮躁,强大却不孤傲。

我们的内心像黄河第一湾一样平静而谦逊,精神却像黄河壶口一样坚定而进取。这是母亲的教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坚守的心灵堡垒。

黄河从眼前流过,塑造着中华的魂魄,激荡着中华的精神,向着东方、向着太阳,前进!

这个暑假,是游历大江南北的好时机。

也是我,距离中华民族内心最近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