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第一副春联出自谁的手笔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它出自后蜀皇帝孟昶之手,写的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今天,我一走进教室,面前的场景令我大吃一惊。咦?这节课明明是作文课,为什么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同学们要在宣纸上写字?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这节是书法体验课。体验完了书法,我们再写作文。
不一会儿,书法老师走了过来,他教我们怎么写毛笔字。只见他轻轻地用笔浸满了墨水,在红色的纸上留下了一个苍劲有力的字“欢”。他的手好似一条银蛇,在纸上掠过,很快,就留下了横批:欢度春节。
他再次沾了些墨,屏气凝神,站稳脚跟。这时,老师手里的笔突然加快了速度,瞬间他仿佛一位刚柔并济的打太极的老者,动静结合又从容不迫……不一会儿,老师已行云流水般地写完了上联与下联。同学们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仿佛能塞下一个鸡蛋。
轮到我们亲自上阵了,我让笔喝足了墨汁,在纸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字“欢”,虽然不如老师写得有气势,但我个人觉得还不错。很快我写完了上联,正当我自我满意之时。咦?这里怎么多了一个格?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向老师请教。
老师一看,就乐了。“你少写了个‘里’字!”真的吗?我半信半疑地念了一遍,果不其然,少了一个字,我赶紧另拿了一张红纸,见其它同学正在纸上挥洒自如,我也加快了书写的速度。但一写快,我的字就有些看不清了,真像大人们口中的“鬼画符”,龙飞凤舞,我便尝试放慢了速度,终于,顺利完成了对联。这节书法体验课还真是有意思!
经过这次书法体验课,我不仅了解到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写对联,也明白了一个人做事要沉稳,冷静,就像练毛笔字一样,气定神闲,方成大事。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过,转眼便已过去很久,现在我已升入初中,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小学。
也因为这份想念的牵绊,我又再次回到这装满我六年回忆的地方。
走到操场,我看到那四个篮球架,曾经我经常走到那里,也曾经被突然飞来的篮球砸中过,我还记得自己对抛球人甚至是篮球的气愤,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也依然在每次经过它时小心翼翼的迅速走过,生怕一个球再次飞奔过来。可是现在却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那颗年老的梧桐啊!曾经我来过你这里躲过太阳、玩过捉迷藏,也曾和朋友走到这儿嬉笑打闹,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打闹时,一气之下,竟一脚踢到你身上了,非但没有解气,还把自己的脚给踢痛了。你还记得吗?你无言。秋风吹过,一片片黄色的落叶飞舞着,好像在成群结队的诉说着我和你之间的故事。
来到那棵香樟树下的木椅上,坐下,我想起我与她躺在木椅上的时候,所讲的胡言乱语,你也听见了吧。在以前的秋天时,你所落下的树叶,被我与她撕碎,美名其曰为你施肥,你也知道了吧。不然你怎么会在我与她捡树叶是落下那么多树叶呢?
就这样走着,来到了那间我以前的教室——六年级三班,我本能的找到以前的座位坐下。看到那块黑板时,我仿佛又看到了老师在课堂上写着板书,又细致的让我们誊抄在课本上的时候。但是再也没有机会坐在这里上一堂课了。以前不懂的珍惜,等一切都过去了,才知道一切是那么宝贵,那么容易流逝。
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次期末考试之后,因为分离的到来,大家明明难过又不舍,却勉强笑出来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次憧憬又不舍的毕业典礼,坐在操场上,看着每个班级精心准备的节目,听到不绝于耳的掌声和老师同学们的祝福声。
原来这里的一切都让我留恋,原来每一处事物都可以听我的诉说。原来时间是那么长又那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