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朵朵,艳而不俗,妖而不异。
——题记
一大早,打开屋门,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好闻却又带着一点冬天的味道——有些微凉。我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循着香气找到了它的源头。哦,原来是梅花开了。
雪刚停不久,地面有些微滑。我穿着拖鞋,小心翼翼地踱步到梅花树跟前,将一枝梅花轻轻压下,凑到鼻尖猛嗅了一口——嗯!好香!它的香不同于其他花浓郁的芬芳,而是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幽香,好闻极了,还带着冬天清凉的气息,给人舒适的感觉。
梅花朵朵,花蕊淡黄,花瓣在淡粉中透着点点苍白,一朵一朵地点缀在树枝上,分外美丽,犹如冬的天使,闪着圣洁的光。
我不爱雍容华贵的牡丹,也不爱小家碧玉的水仙,却独爱在寒风中释放着自己独特魅力的梅花。
哦,那么梅花的精神呢?它不畏严寒,独自绽放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寒风吹而不折,大雪压而不弯。百花对孤独而寒冷的严冬避之唯恐不及,只有梅花,为了增添冬的颜色,为了彰显冬的生机,更为了自己生命尊严,它毅然选择了这种冷酷恶劣的生存环境,“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那娇俏艳丽的花朵不正是梅坚强生命的颂歌吗?迎难而上,勇于尝试,克服万难,追求卓越,这不正是当代青少年需要拥有的时代精神吗?
周敦儒赞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而我赞美受尽寒风凌虐而盛开的梅花!她朵朵盛开,艳而不俗,妖而不异,在寒风中倔强地挺立着。
哦,你这触及我灵魂深处梅花呀,我怎能不高声赞美你!
斑驳的漆面,破损的琴弓,缺失的细弦,这是把经过岁月侵蚀早已暗淡无光的小提琴,当葛老师在课堂上将它带到我的面前时,我心想:“葛老师怎么会有这么破旧的一把小提琴呢?”葛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问我:“你想不想听我讲讲这把小提琴的来历?”我点点头,葛老师笑着抚摸我的头,向我娓娓道来……
“在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在我的家乡宜兴的一个小镇上,只有一家百货公司,墙上挂着唯一的一把小提琴,我非常希望能拥有那把小提琴,看着它我仿佛都能听见那一个个美妙跳动的音符,可是家里穷,兄弟姐妹多,父母工资少得可怜,根本不可能给我买下它。于是,我每天一放学就跑去那家百货公司,去看那把挂在墙上的小提琴……”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大约8、9岁的小男孩趴在百货公司的柜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的一把小提琴,眼睛里迸射出渴求的光芒……
“后来这件事被我的一位老师发现了,她告诉了我的父母,我的父母用省吃俭用下来半年的工资为我买下了那把小提琴。”说到这里的时候,葛老师的眼睛里泛出了泪光,“但是我的父母已经没有钱再给我请一位小提琴老师了,所以,我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钻研,琴弦拉断了一根又一根,拉断的琴弦我都珍藏着,装满了整整一抽屉……直到有一天,我去参加一个正式的演出,那是我第一次站上舞台,那时的舞台可不像现在的舞台装饰华美,流光溢彩,我们那时的舞台只有一个简单的大红幕布的背景,色调单一的照明,但在当时的我看来,已经非常豪华了。我穿着一身黑色的礼服,正装出场,用饱满的热情开始演奏,任乐曲优雅地流淌,自己早已陶醉其中……一曲终了,一位老师却指出我的音起高了,原来一直以来琴弦都被我调高了四度音在拉,可我之前却一点都不知道……”这时我从葛老师的眼睛里看出了深深的失落与遗憾。老师缓了缓情绪,告诉我后来那位老师被他的真诚打动了,破例收他为徒,从此他有了人生第一位小提琴老师。
葛老师对艺术的热情与不懈追求打动了我,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记忆,初学小提琴时,爸爸妈妈就送我去了一位有名的小提琴老师那里一对一教学,为了鼓励我,还给我买了一把很漂亮的小提琴,这把浅棕色的小提琴有着漂亮的木纹,烤漆的琴身泛着耀眼的光泽,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几年下来,我已经换了四把小提琴,特别是最近的这把小提琴,是爸爸妈妈带我去上海音乐学院旁边的一家小提琴专卖店里买的,那里琳琅满目的小提琴让我挑花了眼。我现在上小提琴课的时候,葛老师都会利用白板和电脑软件教我乐理知识,用钢琴和我对音、合奏来提升我的听音能力,增长我的小提琴技能……即便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我也曾多次因为练姿势太累或者掌握不了技巧拉不准音而哭鼻子,甚至差点放弃,现在想来,真是无比羞愧!
那把陈旧的小提琴,一直挂在老师的琴房,每当我累了,倦了,练琴到手酸、腰酸、背疼了,我就会走过去细细端详,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倔强小男孩的身影,虽然拉着调高了四度的音,仍一脸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