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关爱一直都在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10

奶奶年纪大了,常常丢三落四、做事的条理性也差了很多。她常常说自己老糊涂了,去医院一查才发现得了脑梗,就是我常常听说的老年痴呆。

一时间,家里人慌了手脚,不知道如何是好。要知道奶奶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年轻的时候,爷爷在外面打工挣钱,支撑着家里所有的吃穿用度;奶奶料理家里的生活,一个人带大了爸爸和姑姑,并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等到儿女长大了之后,她一如既往地操持着家务,并负责带孙子。原本幸福平静的家,被奶奶的病激起了层层涟漪。

病魔无情,虽然有药物控制,奶奶的记忆力仍日渐衰退,她竟然会记不清自己的家住在哪里,记不清自己叫什么,记不清自己有没有吃过饭,为什么会站在这里,将要做什么。得老年痴呆的人,意识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最近发生的事糊涂,而以前的事却记得清楚。于是,奶奶一遍遍重复着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每次讲,面部表情,举手投足,措辞顺序都如出一辙,开始大家都陪着听,回应几句,安慰几声;慢慢地,奶奶讲得遍数多了,大家又有急于完成的手头工作,就多少显得不耐烦,奶奶一开讲,大家如鸟兽散,最后,只剩奶奶一人倚在门旁,祥林嫂般一遍遍重复着她年轻时的梦。

最近,奶奶的病似乎又加重了,总爱剥瓜子仁,每天坐在门口,不停地剥着。邻居过来过去,看见了询问原因。奶奶笑着说:“儿子最爱吃瓜子仁啦,我要多剥一点儿。”那布满皱纹的脸,在斜晖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慈祥。当我们听见这句质朴的语言,我们都沉默了,眼睛不觉濡湿。奶奶虽然有时候糊里糊涂,但她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孩子的喜好;虽然有时候连人都认不清,但她还记得关爱,仍尽最后一点能力带给家人一丝高兴。

奶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家、献给了儿孙,不管她身体健朗还是抱恙,她对家的关爱一直都在。

以后,奶奶在细数她的过往的时候,我们都陪在她的身边,或侧耳仔细聆听,或故作惊诧状询问,或假装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在这一说一听、一问一答中,即使表情一样、措辞一样,但是我们知道彼此的关爱一直都在,幸福一直都在,家一直都在……

八月末,已能听见夏走远的脚步。于是,毫不迟疑地,我们全家开车向甘南进发。

驱车从秦岭开进祁连,刚毅凌人的山峰也一改旧的面孔。在一个隧道后,就柔和了棱角。高大茂密的森林消失了,转而冲进视野的,是偶见的低矮的灌木,和,连绵的,像地毯一样柔软顺滑的草。如果你坐着软乎乎的山脊上,一定会从触手可及的云朵中穿过,然后倚着山温暖的臂弯进入梦乡。

驶过祁连山,看过广阔的若尔盖,体会过草原上狂风卷地,继而百草皆折的气势,一条像是洒满星光的银色丝带赫然躺在眼前的平原上。

这里就是黄河九曲第一湾。

想要一饱眼福,当然首选俯瞰。坐上号称“天下第一梯”的扶梯,我的好奇心也随着越升越高。

经过十四段“心路历程”,我终于到达了山顶。迫不及待地踏上木栈道,“咚咚咚”地跑上观景台,“咚咚咚”地,心如擂鼓。

垂直高度538米的山丘上,格桑花迎着午后暖融融的阳光怒放着。白的、黄的、粉的,她们是散落在草原上的星辰,使劲昂着头,想要回去与白云嬉戏。

抬眼远望,黄河如平滑的丝绸般缓缓流过。但,她却悄然一个转身,在辽阔的原野间,在佛塔地注视下,带着高原的纯净,回首向北。

你不禁会问,如此内敛温柔的少女,是如何成为一位坚贞不屈的母亲的?又是怎样在我国绵延几千公里,在壶口爆发出雄狮般怒吼的呢?

然而,黄昏下的黄河更是温婉得如同少女。清澈的水潋滟着橘色的光辉,从三江源走来,却向渤海奔去。夕阳圆圆的脸映在明镜般的河面上,笑着看她彩色的格桑发带。

连绵的山丘也变成了金色的头纱,怜惜地注视着少女般的黄河成长,随后变成一位伟大的母亲,去孕育、滋养她奉献一生的孩子——中华民族!

从源头出发,黄河内敛、温柔、平静、谦逊,给了我们心灵的雏形;从内心出发,我们学会中华民族本质的民族精神——像母亲河一样的包容和淡泊。

向海洋进发,黄河坚韧、乐观、勇敢,面对高山深壑仍坚定不移;向强国进发,我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一代代人鞠躬尽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扬而不浮躁,强大却不孤傲。

我们的内心像黄河第一湾一样平静而谦逊,精神却像黄河壶口一样坚定而进取。这是母亲的教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坚守的心灵堡垒。

黄河从眼前流过,塑造着中华的魂魄,激荡着中华的精神,向着东方、向着太阳,前进!

这个暑假,是游历大江南北的好时机。

也是我,距离中华民族内心最近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