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生品读不完的书籍;家是一世依恋不尽的港湾。我有两个家,一个是生我养我的家,一个是教我育我的班级之“家”。
在班级之“家”里我有58位亲人。虽然我们只在一起生活了三个月,但是我们已然成为一个整体,同学们相亲相爱,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用知识哺育我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
入学不久运动会时,一位同学剧烈运动之后呕吐不止,虽然我们当时还并不熟识,甚至喊不出他的名字,但几个同学立刻为他清理呕吐物,有的搀扶他坐下,有的递来纸巾,有的送上矿泉水帮他漱口……因为突然,有的同学的校服,有的坐垫,有的水杯都或多或少的沾上了污渍,但没一个人计较抱怨,没有一个人嫌脏嫌累,同学们都被他的拼搏精神所打动。
前几天,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出差,恰逢家长开放日活动在这期间举办,我们全班同学都暗下决心,要格外努力表现,让老师放心。班级干部组织大家合理分工,一些同学负责大扫除,一些同学负责摆桌椅,一些同学负责组织家长签到。因为降温,穿了厚棉袄的同学自告奋勇到学校门口引领家长入场……课堂上,同学们格外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公开课活动圆满成功,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每天作业之余,几位课代表同学主动承担起归纳整理知识点,督促同学强化基础知识的任务。虽然我们之间也有摩擦,但是不打不成交,我们终会和解。开学以来,我们共同探索知识,共同迎接挑战,共同经历挫折,但是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们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我们是一家人!虽然我们这个班级之“家”目前的成绩还不理想,但是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你不是答应我了吗,为什么还是走了?”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片沉默,笼罩着整个房间的只有我断断续续的哭声……
那一年我刚上学,家里缺钱,爸爸妈妈商量后准备出去挣钱。我从奶奶口中听说妈妈要走,哭着喊着也不让她走。妈妈慢慢地蹲下来,擦干我满脸的泪水,低声细语地对我说:“好了,我不去了,你别哭了好不好?”我扑到她的怀里,笑与泪一并涌向她的衣裳。那个夜晚,我在她怀里睡得很甜。可第二天一睁开眼,她和爸爸早已不见了踪影,我看到的只有失望与孤独……
那一次,我们的约定被风吹散在梦里,也是那一次,那个活泼开朗的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冰冷沉默的我……
我十岁那年,妈妈又要走。这一次我不再无理取闹,也不再哭哭啼啼,更不再埋怨他们走时的决绝。也许是习惯了孤独,也许是知道了她的无奈,也许是明白了这样的分别是无法避免的。我只让她答应我,给我过个生日再走,从小到大我都还没过过生日呢!
于是,她老早就带我去买了漂亮的大蛋糕。过年后的一天,妈妈很早起床就开始炖肉。爸爸不满地说:“才过了年,怎么又炖肉……”妈妈满脸愠色,“今天是你女子的生辰都忘了,真不知道你这爸爸怎么当的?”我在一旁听了,很开心,因为妈妈还清楚地记着我们的约定!那个生日不但是我第一个生日,而且是我最难忘的生日,因为那是一个美好的约定,那个蛋糕里面有浓浓的爱!
十四岁的那年,她同样要走。只是这次,我什么都没说,甚至没有留恋她走时的背影……
走之前,她细心地嘱咐我每一件事。“我把床单被套都洗好了,都放在了衣柜里……”“门上的锁换成了新的,钥匙就挂在墙上的那个钉子上……”“周末回来了,喜欢吃什么就买一些回来……饿了,泡方便面吃也行……”那时,我突然觉得她变得好唠叨,根本没把话放在心上,就一句连一句地答应着。当然,她也不忘嘱咐我好好学习,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回复她的是我一句干脆的“嗯,我知道了!”但后来,我们的约定却又成了泡影,被我抛在脑后。
那一年,我们的约定颤动在温暖的嘴角,化作一曲又一曲牵挂的乐音……
后来,她真的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这一次,我们甚至连电话也通不了了,隔离我们的也不只是看不到的远方,而是触摸不到的生命线……她不在了,我们的约定却还在,它早已化作信仰陪我阔步前行……
梦醒时分,妈妈常说的那句话又浮现我的脑海,“做人一定要有志气!”
妈妈,我会的!因为这是我们最后的约定,我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