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
我是个小书虫,可一日不进食,不可一日不读书。就像孙中山先生说的那样:“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有这样一本书,叫《亲亲我的妈妈》。这本书令我百读不厌。书的作者叫黄蓓佳,主要讲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失去了抚养自己的父亲,与完全陌生的母亲一起生活时发生的故事。
文中赵安迪(那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一次烫伤后,因为妈妈在医院的悉心照料,俩人的感情早已不再是当初刚见面时的形同陌路,有了亲人之间的温馨。赵安迪在回校之后在作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就像一条被海水包围的鱼,四周都是温暖和幸运。我快乐地游来游去,不希望快些长大。不长大的时候,妈妈总是年轻美丽。长大得越快,妈妈就会衰老得越快。如果能让妈妈总是年轻美丽,我愿意一辈子做一条小小的鱼。”
我看了这段话,心里很感触。中国有句古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赵安迪在疗养的过程里领略了母爱的伟大,他比别人更早懂得了这个道理。他用一颗敏锐、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他的生命比别人更加丰富。
我有一位朋友,她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可她与赵安迪截然不同。她总认为父母离婚欠了她很多,就开始无理取闹,天天对抚养自己的母亲大喊大叫。母亲稍有不对,或是埋怨她几句,她就哭喊着说还不是他们离婚造成的。这样的方法总是俩败惧伤,谁心里都不好受。
我以为,生在单亲家庭并不可怕,因为父母总有他们的苦衷,离婚了还可以当朋友哇。还有,我觉得,单亲家庭的家长也很不好做,一个人要充当俩个人的角色,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照顾孩子的成长。所以,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要埋怨父母,用心去谅解他们吧!
用心的温度去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与冰山,这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
被感动,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冰天雪地中的一簇篝火是令人感动的,熬夜工作时的一杯牛奶是令人感动的,成绩欠佳时的一语安慰是令人感动的……而在联欢会前夕,同学的一句话,是最令我感动的。
当时,紧张而不愉快的期末复习终于结束了,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数学+语文+英语)终于挪走了。我们也专心致志地,为联欢会准备节目。
最开始,我组了一个团,主要成员有我,范桓明,和逊,吴恩栋,许志文,汪志好,我们约定,在微信群里一起研讨演出什么样的节目。
可结果却令我们有些失望(至少,我是这样感觉的)。我们第一天的会议,完全就是茶话会,大家十分愉快地聊着家常,看着电视,有的还玩了两局吃鸡。什么都干了,就是没干正事,到了时间,就洗洗睡了。
不过,人总是会进步的嘛。我们第二天就有不小的收获。汪志好在网上找了很多的戏本子,虽然大部分都很无聊,但还是有可取之处:一部名为《亡者农药》的小品还是能保证不让大家睡着的。但,也就仅此而已。而我虽然找到了更好的素材,可是没有现成的戏本子。于是,几位同学都准备演汪志好的剧本。
不过,支持我的人还是有的,凭着多年的同学之情(从小学到中学),他在我写剧本时,费劲了心思,帮我拉人,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在我写作最困难时的一句:“朋友,我顶你!”这句话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
这一句话,带给我的感动,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
在老铁的帮助下,我成功地把剧本写完了。更令我感动的是:在我还没有写完剧本的情况下,大家就都开始支持我的创作。在我们进行语音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互相提醒:不要吵,别说没用的,别打扰作者,让他安安静静地完成创作。之后的时间,大家十分认真,万分专注,以备考的态度完成了排练。第二天,我们的节目也是获得掌声最多的一个。(剧本链接:坎坷的班会——七年级元旦联欢会剧本)
在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支持与尊重,也深刻体会了友谊的珍贵与强大,那一次,我真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