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知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却由此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一天中午,阳光明媚。教室里一片热闹,有聊天的、有画画的、有拿着毽子准备出去踢毽子的……当然,还有像我和卢同学这种还在做课堂作业的。
“孙昊阳”,卢同学拿着数学课堂作业本走了过来,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微笑着流露出一副期待的神情。“那个……你能教我一下这道题吗?我——”“去去去,我很忙!你没看见我也没做完作业吗?”她遭到我的驱赶后,一脸失望,目光从我身上转移到了地上,脑袋也耷拉了下来。她就是这样撅着嘴,失落地回到了座位上,开始望着那本作业本发呆,而我呢,又继续埋头苦写了。
“呼——”我写完最后一道题,长舒一口气,倒在了椅子上。这时,我看见卢同学还坐在那里,对着那道题发呆。而在她旁边有一些女生围着,她们都想帮助卢同学,但自己也还没做出来,所以只能爱莫能助地看着她。我回想刚刚我对她说的那些话,感到十分的惭愧,便站起身来,上前去教她。而她呢,见我来教她了,像见到了救星似的,眼睛一亮,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开来,一副十分欣喜的样子。我朝她指的那道难题一看,嘿,这不就是我刚刚做完的那最后一题吗?我趁着现在思路清晰跟她详细地讲解了起来。一旁的女生们也跟着听了起来。虽然讲了很多遍,她们才全都听懂,但大家一个个如释重负,都很高兴。尤其是卢同学,做完这道题,开心得抓着本子直乱摇,结果本子飞了出去,“啪”地落在了地上。我们愣了几秒,随即都笑了起来。我也被这欢快的气氛给感染了,不禁望着可爱滑稽的卢同学笑了。
分享知识的感觉真好!
从小到大我都把字典当回事,因为查字典是件超级麻烦的事,不论是什么音序,查字法还是什么部首查字法都很复杂。所以我一有不认识的字,就会去问爸爸妈妈,或是上百度之类的软件找答案。
可是那一次我真的意识到了字典的重要性。
那一次老师要求做一张基础卷,那张基础卷上面全是一些“什么字要用什么查字法”之类的题目,我瞥了一眼在桌上的字典头,不禁一阵发晕。老师说要用字典做,可是我不想用了,但又没办法,我只好拿来了字典。
“深奥”的“深”,我一直以为是读后鼻音的,直到我翻开字典才知道原来是读前鼻音的;“生日”的“生”和“日”,“生”,我一直读的是前鼻音,“日”,我一直以为音节是“èr”,现在查查字典才知道“生”是后鼻音,“日”的音节是“rì”。
我查了字典,做基础卷上的题,有了字典让我觉得这些题真的好简单,这批百度作业帮什么好又多了。
就在这时我看到基础卷上的一道题不太对,我也不知道是自己不会做,还是这道题出错了。我仔细看了这道题,左手托着下巴,眼珠上下左右转个不停,黑笔在纸上画着,在思考着这道题。
我把头抬了起来,习惯性的拿起手机,因为我觉得字典上找不到这些,只有一些字的读音和部首类的。又习惯性地打开拍照搜题,只听“喀嚓”一声,我满脸期待的盯着屏幕,可它跳出来的答案没有一个是我想要的。
除了手机就剩字典了,我只好一个字一个字的查,不是用音序查字法,就是用部首查字法。结果发现每一个字的意思都有明确的介绍和举例,有些字的边上还有简单的图片,这才知道,原来是我不会做。找到答案的我兴奋不已,对着字典亲了又亲。
都说字典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可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