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于我而言,你是光,你是暧,你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幽兰,清风,明月,独捧一杯清茶,翻开记忆的相册。静看天下云卷云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回忆我与父亲的点点滴滴,以心传递。
第一张,我6岁,正在马路上学习骑自行车。而身后的父亲脸上没有一丝表情,默默站着。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句鼓励。在几次摔倒中,我的裤子上渗出膝盖磕破的鲜血,我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而父亲不仅没有一丝安慰,还用懊恼的眼神别过头去。我只得咬住牙忍住泪继续练着。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后,我终于能流水般驶向前方。父亲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停点头。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父亲以严厉坚守教会我坚强。
第二张,我12岁。在充满书香墨韵的书房中,弥漫着宁静淡雅的气氛。我握着大笔,艰难的临摹。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让我练书法。正值花季的我,向往的是与朋友无忧无虑地玩耍,向往的是外面欢腾热闹的世界。这般静谧的书房中怎能容得下一颗如此躁动不安的心呢?我把焦急写完的大字给父亲看,换来的不是赞美而是批评。“我所说的大气,不是把每个格子都写满,而是上下左右皆有空余,恰到好处。我让你练字,是想让你在奔波忙碌中有一份高尚的志趣。”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回到书房,砚墨提笔舔墨落笔,一横一坚,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
繁花殆尽,独留寂寞。父亲教会我不忘本的精神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流年错落成诗,岁月斑澜成歌。这相册冲破光罅隙,溢满成长的回忆,是父亲寄托我黑暗中的明灯,冬日里的暖阳。
生命在纵横阡陌中踽踽而行,或见落花翩跹蓑草盘恒,或经流水人家榆柳娉婷,唯有如人间四月天的父亲在我心中永恒。
父亲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光,如暧,如人间的四月天,做个美好的人。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就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馈。
前些日子,我回到了外婆家。
茂密的树林,清脆鸟鸣,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夏天那永不停息的蝉鸣和蛙叫声。外婆就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也算有了感情。外婆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情,由于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子,外婆的腰不好,家里人都不让她下地干活,毕竟和土地有了感情,外婆还是不愿放下这片土地。于是家人便在家门前的一小块土地上砌起了砖块,围成了一个小菜园。这些年,外婆就专门打理她的这片小菜园。外婆种的蔬菜很好,但她却舍不得吃,总是要等我们回去,才从家中拿出镰刀割些韭菜,摘些茄子。临走时,让我们带些回去。
那次回外婆家,急切地想要帮着外婆去菜园浇些水。上一次被割去的韭菜又长出来了,阳关照射在这片土地上,暖洋洋的。我浇灌着这些外婆亲手种下的蔬菜,不经意间,石缝间一株小幼苗努力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缝隙不大的两块砖之间,一株不起眼的嫩绿的小幼苗从里面钻了出来,迫切地想要往外面伸。在那些肥沃的蔬菜面前,它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被人遗忘,仿佛经风那么一吹,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急切地想要知道它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轻轻挪了挪其中的一块砖石,惊奇地发现在石块的侧面长着一片苔藓,这株小苗就是从这里长出来的。我不知道什么力量让这株小苗从一块普普通通的苔藓上冒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它维持到了现在。但我知道,此时,它和其它植物一样,拥有一次生命,在阳光的沐浴呵护之下,努力绽放自己,成为最耀眼的那一株。
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我放下水壶,轻轻地抚摸着它。幼苗从我的指尖淌过,冲刷走了那些经历过的磨难和挫折,带来的是无限的希望与美好。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那般渺小又伟大。
我才明白,是那株幼苗让我开始敬畏生命,敬畏自然,重新定义了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