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说成长是烦恼的,有的说成长是艰辛的,而对于我而言成长是快乐的、幸福的。
从只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的幼稚小孩,到只问自己不会题目的儿童,最后到能够教同学题目的少年。这种成长是幸福的。
从小总是跟在爸爸屁股后面的“小缠虫”到童年时和父母一起出去的“小大人”,再到那个跟同学出去,只跟爸妈说一声:“我有事,出去一下。”这种成长是快乐的。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个问题让我疑惑不解:“为什么爬山虎能爬上墙呢?它到底有没有脚呢?”于是我求姐姐陪我去邻居家偷偷摘了几株绿油油的爬山虎。我回到家中,坐在椅子上,一边拿着放大镜,一边拿着爬山虎,仔细地观察着。我看到了许多灰白色的小圆片。可是我不确定这是不是爬山虎的脚,于是我拿来一块透明的玻璃,放在它边上,爬山虎的脚马上贴在了玻璃上。我知道了爬山虎是有脚的。而且它是用脚上的许多小圆片吸住墙的。
成长的道路上必有烦恼,艰辛,但快乐总会比它们多,我会要多去感受成长的快乐。
鱼有一种被称为洄游的习性,经常要回到自己过去经过的地方,从经过的地方再度出发,寻求更好的环境。而对于我们人来说,是否也可以做一次思想的洄游呢?我认为是肯定的。有时,再度审视自己过去发生的事情,多多自我反思,也许就能有新的收获。
过去,曾子就曾有“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反思提升自己。而历史上,此类事件也数不胜数。东周齐国,曾有一个自觉身材俊美的官员邹忌,时常想与城北的徐公比美。他周围的人大多有求于邹忌,都奉承邹忌说他比徐公美。邹忌渐骄。一次,邹忌请徐工其家中,才发现自己比徐公容貌不知差了多少。而后反思其行为,意识到了听信奉承的危害。便上谏国君,愿国君广听忠言;使齐国大振。邹忌能振兴齐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懂得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通过思想上的洄游,看到了听信奉承的危害,由此改进自己,使得国家振兴。无独有偶,东周时期的赵国,也是因为廉颇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行为会使国家不安定,才负荆请罪,促成将相和。所以,如果一个人懂得反思,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由此扬长避短,必能有所进步。
然而,还是有许多人不懂得这种精神的洄游,一意孤行。像西楚霸王项羽,刚愎自用,自以为天下无敌。有人劝他出刘邦,却认为其不足为患。韩信,陈平等贤士亦不任用。最终,就连一只忠心耿耿的范增都离开,而项羽仍不懂反思。直到兵败死前,还大喊“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他不懂得反思,不会通过这种精神上的洄游来发现自己的问题,更看不到自身问题的危害性,因此难成大事。
在鱼的一生中,洄游甚多,或为觅食,或为繁殖。我们作为人,也应当多多进行精神的洄游,通过反思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使自己不断进步。若是有人不懂反思,就如同人患病不治,纵使开始时只是一个小感冒,也终成大患。
有人说:“反思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找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此话不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要多多反思自己,通过精神上的洄游,使自己在为人处事中八面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