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在别人眼里,或许就是那个悠闲的,整天玩着手机、看看电视的长辈。但是,我的外公却不一样。
我的外公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四个弟弟妹妹,他从小品学兼优,尤其是数理化,特别厉害,堪称我的偶像!可是,在外公高考那一年,刚好赶上了文革,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后来还去了黑龙江支边三年。在那里,作为一个地道南方人的他,学会了在冰冻三尺的松花江上凿冰打鱼,也习惯了北方人的大馒头和大葱。但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外公依然不辍学习,并在恢复高考那一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北考回了杭州。
外公上大学的时候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从杭州大学毕业时已经快三十岁了。不过,他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电脑坏了,他自己打开主机箱来修;家里的门锁、灯坏了,他也自己修理。他还在六十岁的时候学习驾驶并考到了驾照,简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从我一岁起,他就经常开着车,带着我游遍杭州的大街小巷,看遍浙江的大好河山。今年,外公已经七十二岁了,可仍然在开车。要知道,在中国,七十多岁会开车而且还在开车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啊!
外公的身体素质也很不错,天天出门散步,绝不坐在家里,哪怕下雨下雪也撑着把雨伞走出家门。我们去爬玉龙雪山的时候,外公连氧气瓶也不需要,一口气爬上了4680米。而这时候,我和妈妈还在一边吸着氧气,一边步履蹒跚地向上爬呢!
外公虽然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却依然紧追潮流的脚步,微信、QQ什么的,他早就玩转了。网上购物也无师自通,外公家的电视机、空调都是从网上购买的。他甚至像年轻人一样,出门不带钱包,拿着手机使用支付宝。
外公是一个平凡的人,站在人群中一点也不起眼。但在我的心目中,他却是最不平凡的。外公是我最尊敬的人,他身上的一切都值得我学习!
小学时,有一段时间班里突然涌起一股潮流——穿名牌。
男生们比谁的球鞋更贵、款式最新;女生们比谁的大衣更好看,好像只要身上多几个“对勾”,就比别人高几个等级。
班里有个男孩,长得很矮也很瘦,但学习很刻苦,成绩也优异。他总是穿一身洗得发白的校服。春秋之际,学校统一穿校服时,他总是很活泼,主动去找大家说话,过了这个时间,他就像变了个人,一直一个人埋头学习,头低得好低好低,好像恨不得钻进书里去。
那段时间,他的头更是一天比一天低,当听到有人在旁边聊名牌时,他总是偷偷溜开。
终于有一天,他没有穿校服,穿了一件蓝色的运动服,胸口上方画了一个大大的“对勾”,他的脸上,一扫先前的沉郁,头扬得高高的,脸上还带了两团激动的红色。听到有人聊衣服,他更是主动凑上去,开心极了。
过了几天,他又穿一件“三叶草”,我们都很疑惑,难道是他家中奖了?有同学跑去问他,他神秘的笑着,脸上满是骄傲。我们问了他好友,他才笑嘻嘻的把衣服脱下,我们惊讶的发现,这件衣服翻过来就是他前几天穿的那件。
他骄傲的说:“厉害吧,这是我妈妈买的,多神奇啊!”我们第一次见到那样开心的他,大家齐刷刷的选择了闭上嘴,甚至有人上前表示自己很喜欢,想试一下,那男孩倒也很大方的递了出去,好像什么都没觉察到。
之后的日子里,大家十分默契,没有人再谈论名牌,这好像已经成了我们班的敏感话题,老师自然也为这样的现象倍感欣慰。
但更令老师欣慰的,还是那个小男孩的变化。他不再那样内向了,渐渐地有了很多朋友。后来老师知道了他衣服的事,叫他去谈了一次话,自然也没提衣服,只是问道,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朋友多了?男孩以为是因为衣服,老师纠正了他,是因为他为大家打开了自己内心的那道门。
之后,那个男孩又开始常常穿回校服。他说穿着校服更自在,可以放心地在操场上自在地玩耍。听了他的话,班里其他人也开始穿校服,于是我们班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那一次,除他外全班人都撒了谎,但事实证明,这个美丽的谎言使我们全班人成长起来,并给了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一个和别人一样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