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空,沉闷无风。阳光被厚重结实的云层彻彻底底地挡住。压抑的空气里,我的心情沉得可以拧出水来。意料之外的数学成绩,仿佛一支穿心箭,深深地刺痛了我。我颓唐地坐在教室透亮的灯光下,身下映着后悔、伤心的影子。
这场雨,姗姗来迟。手机上显示的是下午3-5点下雨,可雨却一直藏在乌云中、雷声滚滚。到了放学时间,我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希望自己能在下雨之前赶回家中。可随之中途,瓢泼大雨骤然而至,密集的雨点铺天盖地,眼前瞬间变成一卷珠帘。措手不及的我连忙躲进路旁小店的屋檐下,暂避一时。
天色愈晚,昏黄的路灯在路旁亮起,雨,丝毫不见转小。我数着檐角的雨滴,心中犹豫不定,是冒雨冲回家还是继续等待?算了还是等雨小了再走吧,反正这次数学成绩也不理想,回家还不是一顿数落吗?这时,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的一幕,让我又改变了想法。
在一棵再普通不过的树上,盘虬交错的枝节早已长满了茂盛的绿叶,唯独在一节细枝上,一片新生的翠叶挺立枝头。它迎着狂风的怒号、暴雨的摧残,虽然摇摆不定,但是始终坚强地站立枝头。那弱小的身躯,屹立不倒,顶着风和雨,努力地成长着。
雨天的街道分外冷清,那令人沉醉的绿显得那么醒目。但此时,疾驰在回家路上的我,心中却充盈着希望。一次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成功虽然迟到了,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它一定就会到来。雨,张牙舞爪地朝我扑来,我却更坚定了脚步,逆风前行。
透过浓密的乌云,我好似看到了一片星河与皎洁的月光,在这漆黑如墨的夜里闪烁。身上的寒冷随着回到温暖的家而褪去。雨,终于停了下来。
街上重归往常般熙攘。我想那片执着的嫩芽最后一定等到了属于它绽放的春天。望着已经平静如水的窗外,我对自己说:有的时候,成功会因意外的磨难而迟到,但奋斗的信念,永远不能迟到。
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壮族自治区——广西,那里是少数民族聚族地区,乡亲们能歌善舞,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习俗和节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是我们家乡最隆重的节日。壮族人爱唱山歌,每年有几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穿上多彩的民族服装,做好五色糯米饭来迎接节日。五色糯米饭有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是阿姨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染成的,色彩鲜艳又美味无比。听说它深得仙女们的赞赏,流传了下来,同时也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五色糯米饭,寓示着我们的民族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过歌节,除了吃五色糯米饭,还可以吃彩蛋。彩蛋就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听爷爷说,彩蛋最早是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现在,我们小孩也要吃彩蛋,因为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三月三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人们会相约聚集在村子附近的空地旁,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来的歌手来对唱山歌。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们都有来旁观助兴,非常热闹。
而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卧龙藏虎,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商品。我也参加过歌节活动,那一天,整个街道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对歌声。无论相识与否,大家都会热情招待,互相招呼。我们小孩子更加有意思,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一起玩,玩得既尽兴又开心,好不痛快!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无论我身在何方,都会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想念那特有的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