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近了,绿油油的小草从温暖的土地里探出了它们的小脑袋,它们一定是听到了春风的召唤。早晨的阳光沐浴在大自然中的每一片草地上,像是在为那些将要苏醒的小动物们找到回家的方向。高高的大树也在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温暖。春日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平静。
突然,一阵叫声打破了春日的宁静。原来,在大树的顶端,有一个刚搭的小鸟窝,里面住着小幼鸟,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把鸟妈妈和鸟爸爸引了回来,也正是因为这叫声,把春天里的动物们都唤醒了,草地顿时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传到了小朋友的耳朵里。动物们都在讨论春天什么时候到来,可它们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的代表。
蔚蓝的天空中不再是只有白云了,蓝天中渐渐多了一些可爱的、机灵的燕子大家族,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最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时间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黄昏了,夕阳西下,天空的边际出现了一抹火辣辣的火烧云,它们顿时成了天空的主宰者,为人们展示着它们婀娜的身姿,尽情的表演着,直到最后一抹阳光要消失时,它们才念念不舍地离去。小动物们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草地又恢复了原来的寂静。天空中出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原来是月亮姐姐和小星星们开始了她们的工作,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城市只是我们生存的地方,大自然才是我们的心之所向。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板枣之乡�D�D稷山,她不仅养育了善良淳朴的稷山人们,还孕育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家乡的春节便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节日。
每逢春节快到的时候,大街路两旁挂满了七彩灯笼,树枝上也挂上了各种形状的小彩灯,就连树根部分也缠上链状小彩灯,到了晚上,灯火通明,过年的气氛扑迎而来,让人心情愉悦。人们也就忙碌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春节是中国人最传统,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腊月二十三这天是送灶节过小年,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灶神回天宫过年,家家户户把房子打扫干净,要买圆形的糖瓜来吃。天刚黑,就有人开始放起了鞭炮,让人尝到了过年的味道。到了年三十这天,也就是除夕这一天,大人们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人们开始贴对联,贴窗花,鲜红的对联、窗花显示着新年的喜气洋洋。家里的床单被罩都换成了新的,一下子有了过年的味道。晚上十二点,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还要守岁,敬天神,放鞭炮。
正月初一这天早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有的饺子里面还包着硬币,看谁能吃到硬币,谁就是有福人。初二或是初三,我们当地的习俗是“回娘家”,向姥姥姥爷拜年领压岁钱,我们当地有“汾北”“汾南”之分,“汾北”是初二“回娘家”,而“汾南”呢则是初三,哈哈,有意思吧?
元宵节来临,到了热闹的时候了,大街两旁有各种各样的灯展,处处显示着热闹的气氛。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代表着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画上了美好的句号,大人们又该忙他们的事了,我们学生也开始上学了。但我们还是沉浸在春节美好的气氛中,让我永远也忘不了这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