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终于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要知道从下午3:00开始我的眼睛就一直盯着厨房了。
菜还没有上齐,而我早已垂涎三尺了。鸡汤、荷包蛋、糍粑……都是我爱吃的。
终于开吃了,我夹了一块鸡骨头给爷爷,而爷爷却先愣了一下,然后笑呵呵地给我盛了一碗鸡汤,然后再给我夹了一块鸡翅膀。
湖北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寓意是“新年抓财”,后生们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不一会儿,一锅鸡汤就这样被消灭了,于是,大家的焦点又转移到了荷包蛋身上。吃荷包蛋,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家人都能“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不仅是自己家人,有朋友和亲戚来了,也要加入吃蛋行列,并且数量要加到两个,选蛋也有讲究,须是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看见蛋黄的荷包蛋,寓意着“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新一年大家都财源滚滚、大吉大利。
荷包蛋吃完了,糍粑便成了餐桌上的明星。湖北省内各地过年都要吃糍粑的,这已经是一个多年的习俗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奇特的习俗:以前,湖北人新年头三天是不让煮生米的,必须吃去年留下的剩饭菜,因为剩饭不好吃,逐渐演变成吃面条和糍粑了。在孝感,家里来了拜年客,一定要以糍粑招待,俗语中有“拜年拜年,糍粑发啦”。可见糍粑在春节的重要性。
糍粑的做法也极其简单:首先把煮熟的糯米放在盆子里,接着拿木锤子砸,然后用模具做成方块状,最后放在火上烤,一道火烧糍粑就这样完成了。这糍粑虽然用大火烤过,却保持着原有的韧性,外焦里嫩,再撒上白糖,便成了人间美味。
这可真是一顿“意味深长”的年夜饭啊!
今天,我们乘着巴士准备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想知道我们要去干什么吗?那就跟着我们一起出发,前往古石龙度假农场吧。
到了古石龙度假农场目的地,我们下了车,呼吸着这里新鲜的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打量着度假农场的四周,显得异常兴奋。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去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
导游姐姐先带着我们去玩打纸包和滚铁环游戏,她告诉我们这些活动是以前农村孩子最喜欢玩的。我学着导游姐姐得样子,折好了一个纸包,然后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完了起来。我把纸包用力地拍在地上,只见纸包掀起了一股风,一下子就把对方的纸包打翻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玩的呀!接着,我又玩起了滚铁环。我拿起铁钩子和铁环,可是那铁环像调皮的猴子一样怎么都不听使唤。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慢慢掌握了一点决窍,懂得怎样保持铁环的平衡。
接下来,我们又去体验了最有趣的一项活动——插秧。一位农民伯伯给我们每人发了几撮秧苗,然后我兴冲冲地下到田里。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没有适应,脚深深地陷进泥里,感觉田里像无底泥潭一样要把我吞掉。后来,我慢慢适应了,脚踩在泥里,感觉就像踩在棉花糖的地毯上一样,软软的,舒服极了。但是,泥巴会像口香糖一样黏着脚,让你寸步难行。我按照农民伯伯教的那样,一步一步退着走,一点一点的把秧苗插下去。等大家上来后,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原来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小泥人”。我们站在田边,发现原本那黑乎乎的田地多了一片绿色的秧苗,给度假农场增添了不少生机。
从田里出来我们洗了脚,接着又去摘圣女果。一个个红红的圣女果像红着脸的小孩,淘气地藏在绿叶丛中个,好像在说:“快来摘我们吧!”……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的春游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石龙度假农场。这次的春游真有趣,我又盼起了下一次的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