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尝试”,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尝试了我觉得最与众不同的事。
在元宵节那天,我们全家决定由我来负责煮汤圆,我听了觉得这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中午,我开始煮汤圆了。我先拿起锅,然后在锅里放了三分之一的水,再放糖,接着我吃力地把冻在冰箱里的汤圆拿出来,迅速地跑进厨房把汤圆放进锅里,最后我想既然汤圆是冰的,那么我应该把火力调到最大,汤圆才能变得软软的。过了十几秒我觉得待在厨房里太无聊了,所以我决定出去客厅玩会儿。由于我玩得太过了,竟把汤圆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我过了三分钟才回厨房,回到厨房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厨房里的汤圆竟然爆开了花,锅里的汤都没了,汤圆也成了�{,粘乎乎的,我只能无奈地关了火。
下午,我通过查阅资料明白了煮汤圆的方法,我也吸取了中午的教训,希望晚上做得更好。
到了晚上,我先拿起锅,在锅里放了三分之一多一点的水,在水里放些糖,然后放汤圆,汤圆像调皮的孩子一样,有的在跳舞;有的在睡大觉;有的在跳远……过了一会儿,我把大火调大,这时我并没有出去玩而是在旁边细心地观察,不一会我发现汤圆像乐开了花似的翻滚。再过了一两分钟,有的汤圆像婴儿耷拉的耳朵;有的像圆圆的球在翻滚;有的像一个白白的鸡蛋在滚动……我把锅边边沸腾的汤吹了吹,然后把火关了,美味可口的汤圆出炉了。爸妈吃了直夸我煮汤圆的手艺好呢,我晚上吃着自己煮的汤圆,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美滋滋的。
通过煮汤圆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只怕你没心做。
童年趣事记录了我们的快乐,童年趣事是五彩缤纷的,童年趣事历历在目。“种糖”、“洗盐”……不过,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次“吃棉花”,那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5岁的一件事。
那天,我和妈妈去逛街。街上人山人海,各类摊子呈现在眼前,吆喝声不绝于耳,微风徐徐吹来,令我感到心旷神怡。忽然,我的眼光被那一团团五颜六色的“云”给吸引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我的最爱——棉花糖。顿时,我感觉肚子有些饿了,不如买一些,打打牙祭吧。于是,我便让妈妈给我买一些,可妈妈不仅不给我买,还数落我乱花钱。我一看情况不妙,便使出“软磨硬泡之计”,对妈妈死缠烂打。别看妈妈刀子嘴,但心软。看着我可怜兮兮的样子,妈妈只好给我买了一些。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心里美滋滋的,这棉花糖真是甜到我的心坎儿里了。
回到家里,妈妈开始做饭了。我心里嘀咕着:那点棉花糖根本就不够我塞牙缝,还是自己做一些吃吧!说干就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先找了一个碗,又去把被子的拉链拉开,从里面弄出来一些棉花放到碗里,再把我最爱吃的糖倒进碗里,加进去一些水,最后开火。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糖已经开始融化了,但是为什么我做的棉花糖怎么这么小呢?这卖相可是不太好呀。不管了,可能是我弄得棉花太少了吧,第一次没经验,说不定吃起来味道不错呢,我可是放了不少糖啊。开吃了,拿起筷子,张开大口……
咦,怎么味道有点怪怪的呢?正在这时,妈妈进来了。看到我的样子,就赶快问我是咋回事。于是我一五一十的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竟哈哈大笑,看我呆呆的样子,又语重心长地说;“你个小吃货,傻孩子,买的棉花糖是用糖做的,而你做的棉花糖却是用地里种出的棉花做的,这是不能吃的。”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不过现在的我是真的懂了,此棉花糖非彼棉花糖也。想起曾经的我,不由得忍俊不禁,那时的我怎么那么傻呀。
童年是快乐的、纯真的,童年虽然短暂,但其中乐趣不尽、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