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在儿女们的心中,母亲都是十分平凡而美丽的,我也不例外。
高高的个子,长长的秀发,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嘴上时长带着一丝微笑,这就是我的妈妈。她虽然算不上聪慧,相貌也算不上很漂亮,但是,她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妈妈乐于助人,不管谁遇上麻烦,只要找到妈妈,她准会尽力去帮上忙。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李奶奶不小心扭伤了脚,李奶奶独自一人在家,儿女都不在身边,这事被妈妈知道了,妈妈连忙拿上药,跑到李奶奶家,小心翼翼地给李奶奶涂药,帮她揉脚,每天都不中断,一直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直到李奶奶的伤好。
妈妈除了乐于助人,对我也非常关心。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晚,大雪纷飞,可偏偏在那个时候,我突然发起高烧,难受的不得了。妈妈见我这样,顾不得天好地冻,顾不得雪花飘飘,顶着风,冒着雪,把我送到医院,医生赶紧给我输液,她则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我。我偷偷看了看妈妈,她的脸冻得红通通的,我心想:妈妈不顾这么冷的天气,悉心照顾我,以后我一定好好听妈妈的话,让妈妈省心。
我的妈妈外表虽然不算最漂亮,但是她美好的心灵和善良的品质一直影响着我。虽然生活的压力和常年的劳累,使妈妈的脸上增添了许多皱纹,头上也增添了许多银丝,但是妈妈在我心里,永远是最美丽的。
五月的阳光显得无比燥热,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温度,父亲额上的汗珠映照的格外清晰。
干净的厨房里香气四溢,接踵升起几缕缕雾气笼罩着父亲。灶上的锅里浮起脉络分明的面条,父亲俯身切着条条青葱,洗净的西红柿躺在平敞的钉板上,绿油油的香菜叶上还沾着粒粒晶莹水珠。待面煮熟,快要起锅时倒下片片西红柿。准备好面碗,裹着鲜汤的面条全数捞起后,撒上青葱香菜,滴上芝麻油。我就在桌边看着他娴熟的指点江山,看着他脸庞上的寥寥纹路,让我想起从前日子里,性格横冲直撞不计后果的我惹了不少麻烦,父亲也是这般温柔地抚平。
“凤宝,可以呷面哩。”他抹了抹汗珠,从杂乱却又温暖的厨房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匆匆走出,脸上洋溢着暖人的微笑。自从父亲外出打拼,不知多久没有吃到父亲亲手做的面条了。舌尖已回味起那简单的味道,鼻头还余留着那淡淡的香。父亲憨厚的笑了笑,刮了刮鼻尖的汗珠,擦了擦手。用他那夹杂着乡音的淳朴语言说道:“凤宝好久莫呷爸爸做的面喽。”面上零散分布这片片葱花香菜交错相织,腾腾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
我拿起双木筷,从这精心制作的作品中挑起几根顺滑的面条,轻放口中,顿时一股暖流涌上舌尖,汇聚心头,飘落于心泉,激起片片涟漪。流年岁月是一位美工师,在父亲的头上描上了几缕银发,父亲渐渐老了,但父亲做的面依旧是儿时那个纯粹的味道。
我咀嚼着面条含糊不清的答道:“爸爸做的面最好吃了。”父亲的脸上回荡着收获果实时般充实的笑“慢点,别呛到了,只要凤宝喜欢,爸爸可以以后天天做给凤宝呷。”清汤面的香愈加浓郁了,面的味道也愈加温柔了,燥热的天气被饱和了。
我想大概世间所有感情形式里,父爱是最沉默却也是最厚重的一种,动听的话不常说,却用行动表达着最为深刻的关切。
有人爱香车宝马火树银花,有人爱琳琅珠宝衣袂飘飘,我爱的,永远是那一碗朴素的、却让我每次想起来时,都忍不住流泪的清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