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老屋作文10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65

荷塘里的绿无法抗拒,那是藕白泛起的涟漪。流水清清,一遍遍裁去落花的随影。故乡的老屋,添上了阵阵绿意。夏已开始,自然不遗余力。

我小的时候,老家的屋子是三间小平房,常年的风吹雨淋,墙壁已经斑驳不堪,爬满了绿得耀眼的爬山虎。而我,却对老屋情有独钟。别人看到的是破旧,我看到的是温馨;别人看到的是沉闷,我看到的是浓浓的亲情。

我就是在这小屋里度过了这快乐的童年时光。小屋的窗户是木格子的,糊着一层薄薄的白纸。清晨,阳光和煦,懒洋洋的照在大地上。推开窗,勉强睁开惺忪的睡眼,转瞬又为白杨树上新生的绿叶而惊讶。柳絮纷飞,在明媚的阳光下,毫无目的地飘荡。年过花甲的奶奶挥着锅碗瓢盆唱起歌时,总有葱油的香味渐渐钻进我和我姐姐的鼻子,炊烟从烟囱里钻出半个身子。

屋外的窗台上,有一盆母亲亲手栽种的花,叫“满天星”。在记忆中,粉白的小花,开的及其茂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我偶尔掐一朵,拿在手中,把玩观赏,也成了我极大的乐趣。

老屋窗户的右边是奶奶推磨的地方。很多时候,我都会在睡梦中听见磨石转动的声音。在屋前,春天有扑扇浅绿翅膀的蝴蝶,夏天穿着金色盔甲的昆虫,秋天越过明黄的归雁,冬天独行的雪白的独角兽。我的奶奶,是一位及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和千万母亲一样,把自己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我们,奉献给了整个家庭。

再怎么沉闷古旧的老屋,入了我童年的眼睛,立马就变的生动而活泼了。

我和姐姐常在老屋前的田野里玩耍。田间阡陌上的花儿开了,那铜铃般大小的花儿,泛着生机,向前延伸。我们春天采野花,夏天采桑葚,秋天捡树叶,冬天堆雪人。看到家里的那道炊烟开始落幕了,我们便急急忙忙往家赶。到家时奶奶已经把热腾腾的饭菜收拾上桌。爷爷偶尔会喝点小酒,咿咿呀呀地唱几首小曲。

可现在,童年已经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有一块块记忆的碎片。再次回到那老屋时,已是一片凄凉萧瑟。枯黄的墙上溢满了墨绿的青苔,阳光慵懒地透过木窗,洒下一地斑驳的碎影。奶奶用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站在老屋前,看着春花烂漫开又落,秋月催着夏日走,直到冬日吹白了青丝,腰弯的越来越厉害,随后拄上了拐杖,然后坐上了轮椅,粗糙的脸颊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窗外的上弦月静静地,瘦瘦地,冷冷地。曾经瓦蓝天空下奶奶的庭院,深巷,苔痕,垂柳,涌动着水滴的青石板。门前肆意生长着几株夭棘的荼霏花和古铜色的香樟。可惜,那只是过往,如屡屡云烟飘散。

老屋,我童年的圣地,那存留我童年欢声笑语的地方,那留驻这浓浓亲情的地方,就此远离。而那些绵长滋味的诗、酒,以及那深深烙印在我心中的童年印记,却随着时间的久远,越来越香浓,越来越醇香。

我唯独喜欢老屋的韵味,时常流连于田间。赏一方清音漾漾,闻一阵醇厚酒香,道一声有老屋相伴,时光里滋味绵长。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是鲁迅先生就《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给予的评价,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夸大美化诸葛亮,我却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亮与小说里的诸葛亮一样令人钦佩,甚至更伟大。

小说里的诸葛亮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神。官渡大战中,霸王曹操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超人智慧夺得对手之箭,让人钦佩的运天能力。三气周瑜,空城计,北伐中原,一件一件的事情让人对诸葛亮奉若神明,在小说里的诸葛亮,能借东风,能呼风唤雨,无人能是他的对手。

可历史上的诸葛亮呢?当曹操称雄与北方,诸葛亮种地于故乡。周瑜在赤壁楼上一扫空的时候,诸葛亮无所事事。这与我上面说的“更为之伟大”是对立的,很多人据此认为,诸葛亮是被神话的平凡人,我确认为,倘若诸葛亮当真平庸,为何有如此多后人歌颂?为何有这般多的诗歌予他?

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映入眼中是,我便知道,杜甫便知道,这句的诸葛亮,是真正的诸葛亮。

建立一个人尽其才的天下是诸葛亮毕生所做之事。史书记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宫。”他真实做过的事情至今仍延续着:他设立堰宫,保护都江堰。他改良蜀锦,鼓励种桑,他教导少数民族种茶,他一直一直在做利国之事。

我认为,诸葛亮之伟大不在于小说上的呼风唤雨,而在于历史上的兢兢业业,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伟大的诸葛亮。

他懂变通,宽容,他不停制造机会,越挫越勇,平凡人或许早已经被艰难磨了心,可他没有,他一如既往地,一如既往地向前。他本来就不是神,不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个神仙,可他却比那个“他”更伟大,更崇高。

一个人挑战天,是真正的伟大;一个人,越挫越勇,是真正的顽强;一个人,利国利民之事皆有所为,是真正的智慧。

私认为,诸葛亮无愧于一代名士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