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轻起,杨柳轻轻吹,你拂手是春风,抬头是雷雨,低头是宁静。
初春,��芽刚长出,一条条柳枝上都有些影影约约的绿色。柳枝条像瀑布又像乌黑亮丽的头发似的。风拂过杨柳,杨柳就用自己的声音来告诉人们“风来了,风来了”。我伸手就能碰到柳条,摸着刚长出的绿芽,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场景,十分有活力。闻了闻这春天的味道,是泥土的芬芳中夹杂着一些青草的味道。不知为何,闻到这个味道就好像闻到春天,整个人都跟着愉悦了起来。
盛夏,随着夏天的来临,初春嫩芽已经长大像个颇有活力的少女,在这个盛夏绽放。随着时间逝去,柳树上的柳叶越来越多。从远处眺望只见绿油油的一大片,像一片绿色的海。不过可惜的是柳树不会长果,不然就会看一大颗一大颗丰满的果实在这绿丛中间。
落秋,别的树结出了果实,都在丰收的愉悦之中……柳叶开始落下,若这时秋风稍稍路过都会在不经意间带走弯弯似眉毛的柳叶。如果春风似剪刀修剪了柳叶,那秋风则是无情的海浪一波一波的带走了柳的枝叶们。
凉冬,到了冬季,柳树只留下光秃秃的身子,没有什么别的颜色,只独留枝干。从前的杨柳飞絮也没有了。“柳”同“留”音,于是,在那古道边,在那长亭外,一出出别离的箫歌被唱成了永恒的诗。道别时欲言又止,到最后也许只是沉默,一如眼前这棵凋零的柳。“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故人难留,唯有柳相赠。“昔我住��,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此景色,却有种悲哀之情,这是诗人回乡之时写下的。于是,柳就成了人们诗词永恒的意象。
冰雪消融之际,又长起了新芽。又见一人挥笔潇洒写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爱柳树。如果可以,我宁做一株守住四季的柳,长久不变爱美的心。
升到七年级,我们重新进行了分班,我幸运地被分到了七(12)班这个大家庭,并且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董老师是我们班所有人的好朋友。我们的班主任姓董,开学前两个星期,我们还称她为“董老师”,从第三个星期开始,她就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为了表达对董老师的亲切之情,我们班所有同学都称董老师为“老董”。董老师似乎也不在意这个外号,反而每次听我们称她“老董”她都十分欢喜。但是这种亲切的称呼也要讲究一定场合,她告诉我们在别的老师面前还是要称她为“董老师”,我们也都一一遵守着。
老董平时对我们都很好,她性情温和,循循善诱,即使我们犯错误时她也会很耐心地引导我们改正错误。有一次,有同学在上课时扰乱课堂秩序,老董并没有单独惩罚那一个学生,而是很有耐心地对大家说:“有同学上课讲话,不是只有他的问题,大家都有责任,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应该互相帮助,当别人讲话时其他同学要进行劝阻,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家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就是我们班所有同学亲切而又友好的朋友,我们都很喜欢她。
在董老师的教育下,我们班营造了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互相帮助,这使我们都很开心。在开学后的这一个月里,我交到了不少朋友,其中我的“铁哥们”就是蔺崇扬。我们俩的性格都很直爽,活泼开朗,并且还有许多相同的爱好,我们每天都在一起学习和玩耍。当我学习上有不会的问题时,他总是能耐心地帮我解答,而他忘记带橡皮时,我也会毫不吝啬地借给他。我非常幸运能交到这样的好朋友。
我们相处过程中也有过很多乐趣。有一次,我和蔺崇扬去上课,地理老师从门口经过,我们叫“老师好!”而地理老师却发出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呃!”我们瞬间就笑喷了,旁边的同学向我们投来了“你们还好吗?”眼光。从此,“呃!”这个声音就成为了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梗”。
这就是我的两个好朋友,希望我们友谊的小船永远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