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文课,别的班的课堂上都能听到同学们发言的声音,只有我们班里鸦雀无声,你猜,我们在干什么?答对了!我们在玩“一二三木头人”呢。
一二三木头人的玩法十分简单:首先,抓的人发布命令,发布命令前,所有同学可以随便动。但命令发布玩毕后,所有同学就不许动了,(眨一下眼睛都不行)。
游戏开始了,卢老师开始发布命令:“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刚才炸了锅的班级马上安静了下来。只见,程美琪双手在上,摆出了“耶!”的姿势。朱若萱则两手握拳,摆出了像买萌似的动作。肖韵竹双眼紧闭,双手把眼睛蒙住,一副见不得人的样子;而她的同桌关懿航则举起拳头向他的同桌轮去。作为游戏的一员,我也不敢示弱:我双手重叠放在桌面,把头埋了进去。哈哈!我聪明吧!这样,就算我动了也不会有人发现。“三。二。一。”卢老师喊道,“停!”哦耶!太棒了!我竟然做了一个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我竟然坚持到了最后!看看其他同学呢?不是眨眼了就是笑了,这是我玩过最好玩的一次游戏!
一二三木头人这个游戏同学们都十分喜欢玩,喜欢玩这个游戏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够锻炼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像我,已经能坚持那么久了!要是已后有机会的话,我还要玩一次!对了!差点忘了对大家说,如果你们想玩的话,欢迎来到四年一班。
我敞开一页小窗,对着月色清明诵起了几首小诗,细想起来,诗词相伴已有数载。
在我还走不稳路时就有李绅的《悯农》相伴了,那时候爷爷望着我掉在地上的饭粒,总会摇头头无奈地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虽每天听着这首诗,却不懂它的含义,到了小学的时候才开始懂其含义,看着农民们辛苦播种、耕育、秋收冬藏,多少个日日夜夜辛苦劳作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粮食,我不再浪费粮食了。
后来踏入了中学,离开了家这个温室,独自一个人走往前路,那时候,陪伴我的是那些哀愁,思乡思友的诗句,我会在寂寥无人时在日记本上写下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会在楼上月下吟着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会在登高望远时读着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
它们陪伴着我,让我意识到友情,亲情的弥足珍贵,让我学会了珍惜,不再一意孤行,所以那段时间我与父母的沟通次数越来越多,学会了换位思考,与朋友的争执次数也减少了,感谢这些诗词的陪伴,让我懂得了珍惜。
而如今,我恋上了陶渊明,苏轼的诗词,他们诗词风格虽然不同,但却都带给了我收获。
每当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云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时,我总能想起千年前的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寄酒为迹不图名利的诗人,他闲然自适好隐逸,忍把浮名换成了浅唱低吟,这种境界令我叹服,而每当读起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时,总能让我怀想起那位豪迈乐观的诗人。
陶渊明和苏轼的诗词一直陪伴着我隐忍退一步海阔天空,另一种教我乐观向上不畏挫折,因为有了它们的陪伴,我才能翻越生命中的千山万水,经由芝草萋萋的坡壁,直向顶峰。
当我们回归心海深处,那片幽蓝深静中,诗词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陪伴了我无数个日日夜夜。诗词,是沧海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