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漆的房间里闪着灯,一对母女坐在灯前。他们都沉默着,使房间的空气,变得十分压抑,连钟的嗒嗒声都听得清清楚楚。这沉闷的气氛保持了许久,妈妈终于开口。
“你怎么考得那么差!”妈妈严厉地问道。“我……”我刚想辩解,只见妈妈一下子站起,打断我的话,气氛又一次变得沉重起来。我起身,一个箭步冲出房去,躲进小房间,锁上门,只留妈妈在那里独自生闷气。
起先,妈妈踢门,拍门,各种方式都试了一遍,我依旧不听。就这样,两人闹了一整天,我一口饭也没吃,一口水也没喝。妈妈累了,就威胁我说,我看你这辈子也不要出来呀!熬得过今天,却熬不了明天。
第二天,我依然不出门,虽然已经饿得头晕眼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但是我就是不出去。妈妈见我这个模样,心软了,嘴上说不给我吃,其实早已把饭菜放在门口,还不停地往门口张望呢!可真是刀子嘴豆腐心呀!我见妈妈这么关心我,心里虽然感动,但是呢,我依然“无动于衷”。妈妈见我这么倔,就投了降,不停地向我道歉。
“宝贝呀,对不起!”就这样不停地叫,一次又一次。我听后心软了,便问她是否还打我,她说不打了。在那一刻,我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母亲真挚的爱,和对我的关心。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母亲把一切的爱都给了我,只是我之前没有发现到罢了。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
秋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谜,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想到李清照诗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萧瑟景象。
晨起,阳光拍打在脸上,宿舍里忙碌的身影扰乱了这本属于晨的宁静,今日,我们将踏上解开秋之谜的路,一起去探索秋的奥秘。修长的小路蜿蜒在飘忽的枫叶中,脚下“沙沙”的树叶破碎声勾起人的几丝凄凉。一路上,不知名的野草已经枯败,无力地垂下脑袋,眷恋地抚摸着脚下的土地。各种各样的树开始落叶,无论是曾经温柔动人的柳树,英俊挺拔的柏树,还是浪漫温暖的梧桐,都在逐渐地褪去那曾令它们骄傲了一个盛夏的外衣,未曾脱落的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幅凄凄惨惨的景象。
在秋天,即使是太阳光芒万丈地悬挂在湛蓝的天空上,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也能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这也许就是人们厌恶秋天的原因吧,相比于春天的生机盎然,夏天的绿树成荫,冬天的银装素裹,秋天的萧瑟寒冷是没有人会多眷恋一分的。
但是,转过萧瑟的街角,在院墙旁有一棵长满了沉甸甸硕果的橘子树,那是果树孕育了一个夏天的成果,那是它的幸福,它存在的价值,它宁愿舍弃树叶也要保留下来的珍宝。
我走在这条洋溢着秋天气息的路上,落叶在向我招手,秋风在向我回应,我走在这路上。
有人说,秋日的凄凉是在于它的不完美。
秋天只是一场盛大的祭奠,是一个温婉圆滑的忧郁女子,只有品味得了遗憾与凄幽的人才会爱上凄凉的深秋,可在我看来,不完美的秋日,才是最完美的。
若秋天的土地没了那欲黄未黄的叶子,没了那细微的脆响,没了那厚重的美感,那该多么遗憾呐!
不仅仅是秋色,秋天的一切,都有深深的韵味,落叶是秋天的相思;明月是秋的皎洁;风是秋天的爽朗;雨是秋天的深情……这是多么好的一片诗意盎然的秋之景观啊!你认为的完美恰好毁了秋日的那一份韵味。
绕过枯黄的草地,走上小桥,来到残败的荷花池边,湖中的荷花都已凋零,荷叶向两边弯着腰杆,如年过半百的老爷爷弯曲的身形。荷花腐烂成黑色的绒絮,如浮萍一般在水中飘荡,水里的鱼儿偶尔浮上水面,鱼尾一甩,高冷地留下一串水珠。
这些画面构成了一幅扣人心弦的“秋鱼戏水图”。池水,残荷,锦鳞,相得益彰,犹如一幅温婉厚重的美景。
秋日是一幅暖色调的油画,厚重温婉。
其实秋就是这样,从未变过,落叶从来都是落叶,残荷也向来都是残荷,只不过看的人不同,心情不同,品出的东西才不同罢了。
秋其实从未有过隐藏,它向我们展示了它的一切,从内到外,没有任何隐瞒,谜底已经揭示,只需要我们用心去看,去感受,秋的气息就在你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