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微雨。
“啪”,盖上笔盖,合上作业本,我轻叹一口气。平淡的一天又接近了尾声。每天上学、放学、回家、做功课,从早上六点半到晚十点半。一天下来,我总感到疲倦与烦躁。与其说是繁重的学习压力让我心烦,不如说是这周而复始、十年如一日的单调让我感到厌倦。青春没有书中的绚烂与美好,只有穿行于黑白之间的日子,白色的考卷上写着黑色的梦。
推开窗,我长长呼了一口气,想要呼出胸中积郁之气。楼下是空荡荡的,天台一眼望去,隔壁楼也尽收眼底。已是深夜,空调那一点轻轻的嗡鸣声,在夜里也清晰可辨。窗外吹来一丝凉风似乎带走了一点烦闷。
此刻,还随风一起进来的是那隐约的琴声。在寂静的夜里,这琴声也有些落寞。那悲伤中却让人听出了几分清澈,洗涤着人的心情。好似夜的精灵,时而舒缓如春风;时而清脆如泉水。亮丽的琴声徐徐地飘来,渐渐如潮水四溢开去,充盈着我的心。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随风而动,优雅而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花次第开放;如春风绿过田野;如雨笋落壳山林。此时,我的心渐渐平静了,虽然明日又将如今日一般平淡又充实的过去,却让我对未来有着模糊的期许。
那琴声远远传来,我忍不住猜测这弹琴之人又是怎样一个人呢?是个热爱音乐的人吧,忙完繁重公务,借着琴声来放松自我?还是如我一般是个学生,结束完功课后,又为了自己的音乐考级的任务而抽空练琴的人呢?或许他应该比我更加感到疲劳,我却不知道也不了解,我只是一个聆听者和猜测者。心中忽然想到“人人都不易”这句话,有多少人可能比我痛苦烦闷的多呢。同一个城市,不同的角落,弹琴的人和听琴的我各自有着各自的心绪。眼前的烦恼与痛苦,此时都获取了暂时的安慰。呢喃生活的痛苦与忧伤,唯有此时在琴声里相遇。我忽然心里轻了许多,只是享受着此刻琴声带来的悠然和宁静。
一曲散尽,世界又完全变得悄无声息。我回过神,匆匆的洗漱。即便是那短短几分钟的享受,对我来说也很受用。或许那算不上享受,只是令我沉静放松,琴声轻拂着我充满疲惫的心,带给我继续前进的动力。洗漱完毕,我轻轻的回望,树叶仍在轻摇。
在这个寂寞的晚上,如此琴声相伴,也许我可以继续在书页里寻找着精神的玫瑰。
我的妈妈真“万能”!当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阻难而气馁时,妈妈迅速变成我的导师帮我解答;当我受伤流出鲜红的血时,妈妈迅速变成我的医生,为我包扎;当我军训时裤子线开了,妈妈迅速变得心灵手巧,为我补缀裤子。
成长导师
夜深了,皎洁的月光从窗户透射进来,照在我满是愁容的脸上。“哎”“哎”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叹气,心想:“每天晚上作业都这么多,我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咚”“咚”妈妈进来了,把正在埋怨的我迅速“打”醒。纸终究包不住火。妈妈像我肚子里的蛔虫,猜透了我的心思。于是,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我先点了点头,然后急忙摇头。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拍打几下说:“亲爱的呀,你要明白在成长的阶段做什么事最重要。为什么别人每天跟你一样都坐在教室,可是效果却不一样呢……”说到这里,我心中黑暗的通道,不禁照亮了。瞬间,她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了。
专属医生
还记得在六岁时,我与小朋友在小区的花园玩耍,正玩得不亦乐乎,我因为疯狂的追逐玩伴,被一块外形怪异的石头撞在地上。瞬间,我腿部中段位流出了大量的鲜血。我疼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小伙伴把我扶到家里。妈妈见了,赶快去卧室拿来医药箱。只见她拿出消毒过的纱布先为我止血,然后再拿碘酒轻轻涂抹我的伤口,最后为我包扎。我看见那不慌不忙又能快速清理伤口的动作。我对她充满了无限感激与佩服。
巧手裁缝
刚开学军训时,反复的蹲下、起立练习,只听“��”“��”的声音,我低头查找发出声音的来源,不妙,我的裤子开线了!情急之下,迅速用手捏住开线处,将裤子向上提了提,将上衣向下拽了拽,简单的遮盖住。放学回家,妈妈仿佛在我身上安了监控器一样,能看见我的一举一动。她说:“你的裤子怎么穿成那样?”我看了那参差不齐的裤子,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妈妈走近看,发现我裤子的线开了。从柜子里拿出针线盒,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地缝了起来,看着她那双粗糙而又灵巧的手,我不禁心疼起来,看着她那微黄而又认真的面庞,顿时觉得她更加完美高大乐。
啊!我的偶像——妈妈,是您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指引我;是您给我做了榜样,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是您百般的呵护我快乐成长。我爱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