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的这句话令我回味无穷。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是从《吟古诵今》里背到的,当时背这句话无非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去理会它的意思,只是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本以为它只是句普通的名言警句,可它却对我产生了无法言语的重要性。
今年有一段时间,我的学琴状态不是很好,原来一首曲子五六个星期就能结课。可最近,一首曲子弹了两个多月了还处在刚接触的阶段。眼看着以前比我落后的可妮渐渐地超过了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圆梦杯乐器比赛中,我的成绩向来在民乐A组中名列前茅,可这次不知怎么了,一下从凤头沦落到鸡尾的位置,看着那惨不忍睹的成绩,我的心越发着急。
老师看到了我的成绩,心里更是急躁,她把我拉到旁边,语重心长地说:“�祁0。�你自己看看,最近你做了什么?进步了吗?进入状态了吗?以前,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好苗子,可你最近的表现让我不是很满意。”听了老师的话,我默默地低下了头,沉思起来。她接着说:“以前的你,每每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及时告诉我,让我帮你解决,练琴的时间也不少。可现在,你基本都不怎么练琴,怪不得成绩不好。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以为自己天资聪明就可以不努力,要知道‘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世上是没有天才的。”
老师的话使我茅塞顿开。是啊!小鸟生下来不会飞,经过了一遍遍的练习后飞上了辽阔的天空;婴儿生下来不会走路,经过了一遍遍的练习后奔跑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谁都不是天才,那些成功的人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我也不是天才,要想成功也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练琴,把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细节都练得完美,10遍不行练50遍,50遍不行练100遍。就这样,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状态也越来越好了,比赛的成绩更是锦上添花。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因为这句话使我离我的音乐梦想更进了一步,每当我遇到挫折不想练琴时,我总会回味起这句话,这句话给了我前进的方向。
我曾经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旅人在沙漠中迷了路。其中一个人去找水,留下枪给了另外一人,让他在每隔一小时鸣一枪,以指引同伴归来的方向。六小时后,眼看同伴回来的希望渺茫。持枪者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脑袋,而此时他的同伴正捧着水往回赶。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我感到十分惋惜,持枪者能够再等上一会儿,结局或许就会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如:三毛、祥子、海子…还有许多叫得出名字或叫不出名字的人,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自认为的绝境中,最后,用不同的方式选择了同样的结果。
想要在绝境中找到出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相信希望的存在。假如你身处沙漠,你就告诉自己前方就是绿洲。假如前方一片黑暗,那你就告诉自己,黎明就要来临。希望不停的变着戏法,没有人能够一直微笑,但不同的是,有的人哭了后再也不笑了,而有的人哭了之后依然能笑。积极向前,眼前的黑暗只是暂时的,我们不必害怕。陶渊明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境界,放弃了世俗,使他一度陷入贫困、绝望的深渊中,但他没有被击垮。他选了寄情如山水之间,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于是《桃花源记》在绝境之中诞生,陶渊明的艺术得到了重生。
希望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却是隐蔽的。想要发现不仅需要过人的智慧,亦需要坚定的信念。司马迁一心完成《史记》巨著,强忍着身心的疼痛,只是希望这灿烂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史记》留给后世的一片赞叹。哥白尼一心专研,强忍着宗教的残酷折磨,只是希望真理的流传。于是人们终于明白这千百年不被发现的秘密,这万古不变的真理。他们是智慧的代表,是信念的明证。
如今的我们也在同命运拼搏,在考试中用笔挥洒着汗水。在这求学的路上,一次次的摔倒,一次又一次的爬起来,在这一次次挫折中不断成长。一次考试的失利,我心情很不好,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突然在阳台的一角,我看见了一只小小的蜘蛛在拼命地结网,一阵寒风吹来,网随之破碎,这只小小蜘蛛也被吹到地上,我本以为它再也爬不起来。但当它再一次爬到墙角,重新开始织网。我突然醒悟,一次挫败算得了什么?我的机会还有很多,要振作起来,要相信自己,我抬头望着窗外,雾霾已经散去,阳光又一次笼罩大地,我开始奋笔疾书。
人类前行的历史恰似在黑夜中前行,随时可能陷于绝境,在绝境中请给自己一份希望,请相信:黎明终究会冲破黑暗的封锁,光明会又一次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