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凝视作文6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37

我站在窗口,凝视着窗外那棵古木棉掉下的木棉花。

还记得,只要站在纪念堂那棵三百多岁的古木棉树下,仰起头,就能看见树上火红火红的木棉花。树枝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曳着,突然一颗火红的木棉花缓缓落下,在空中旋转着,跳跃着,“扑通”,掉进了旁边的池塘中,与白色朴素的荷花相比,火红的木棉更显得分外妖娆。

春天落花,在别的城市里,或许不是什么讨喜的信息,但,对于广州人可不是的。因为他们可以把木棉拾回家,煲木棉花汤。

木棉花铺满一地,火红火红的,十分耀眼,犹如一张大自然赐予广州的红地毯。每天一大清早,外婆就会去我家对面的公园去捡木棉花。每天一放学回家,马上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串火红的木棉花串。我问外婆,“这是干嘛用的?”她回答:“给你煲一碗好喝的木棉花汤。”我高兴极了,因为煲木棉花汤是外婆的拿手好戏。

第二天放学,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打开门,扑鼻而来的是一种很浓、很浓的香气。我认识这种熟悉的香味,不会错的,是木棉花的味道!我又问外婆“汤煮了没?”她回答:“快了,还有一串木棉花没有晒干。”我又细问了她,原来,要等新鲜的木棉花晒干后,才能食用。我凝视着木棉花串,心中满怀期待。

又过了些日子,花终于脱去了火红的外衣,晒干了!我看见外婆把花小心翼翼地拿下来清洗,放入锅中,两个小时后,终于完成了!外婆端着一碗木棉花汤到我面前,我双手捧了过来,鼻间萦绕的是汤的香气,轻轻地泯了一口,当真鲜美无比。

这就是老广州的传统美食,这碗汤虽小,但凝聚了老广州几千年厨艺人的智慧结晶,和广州人对美食深沉的爱。

浮云的风雅,融入市井的烟火,我从孩提长成了,我久久地凝视着木棉花汤,袅袅升腾的白气。不变的那个双手拿着不眠花汤的孩子和广州人对美食深深的眷念。

妈妈前段时间过得异常忙碌,每每回家,总能看见她专心致志地坐在书桌前翻着几大本“砖头”——真不是我骗人,随随便便拿出一本医学书,足够将人拍昏在地。

“囡囡,你做完作业就上床,妈妈再把这个看看,怕误了病人。”妈妈略微沙哑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疲惫与困倦。我偷偷合了书,倚在门框上,就这么看她。

唔,原本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马尾如今肆意地扭动着身躯,拼命挣脱皮筋的束缚。脊背微微弯曲,曾经妈妈三令五申的标准坐姿如今早已不知被甩到哪个爪洼国去了。“唉——”妈妈惊叫了一声,我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偷窥的心虚感像藤蔓一般攀上我冰凉的背脊。

“对,主任,这个报告要把这个也打出来吗?我今天有个病人,我看她那不太好……唉唉,好的好的。”背着脸,我似乎都能看到妈妈眉头紧皱的模样。我悄悄合了门,上床合了眼。夜渐渐深了,原本明亮清新的窗帘早已被夜的墨汁染得浓黑,朦朦胧胧地晕出一大片灰黑的焦糊。转头,一缕光猛地刺进我的视线。

是客厅暖黄色的吸顶灯。我揉着昏沉的脑袋,吃力地支着身子坐起来,妈妈还没有睡?!仔细听着,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在空气中间歇传来,有一种雀鸟飞向蓝天时努力扑棱翅膀的美。

我就这么盯着那束漏进房里的灯光,怔怔地出神。几年前,妈妈从儿科转到心电图时也是如此,一样的夜,一样不熄的灯,一样翻飞的医书。

想着想着,我不禁佩服起妈妈来,是怎样的勤奋与努力,才能做到各科互相转化?是怎么的刻苦与严谨,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妈妈就像那盏夜里不熄的明灯,以身作则,鼓励着我,激励着我。每每想起妈妈那段奋斗的时光,我登时便力量满盈,继续奋斗,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