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童年的回忆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70

童年像糖,一颗又清又甜的的糖,让我爱不释手;童年像巧克力,又香又浓的巧克力,让我如痴如醉;童年又像音乐,优美动听的音乐,让我翩翩起舞……

那见证我成长的院子,承载了我一个美好的回忆。院子不算大,种了好多榆树,有一个长满爬山虎的亭子,我在那里生活了十二年,那段时光是我最自在、最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我们每天形影不离,从烈日当头玩到夜幕低垂。我们约定好时间在“老地方”见面,有只有我们知道的暗号,有玩儿不完的小游戏。

有一天,我路过院子附近,就想进去看看。一进入大门那熟悉的感觉就涌上心头。我走到那红色的小桌前,仿佛看到一堆小孩围在那里,他们时而仰天大笑,时而大惊失色,我静静地坐在板凳上,仔细聆听着他们讲着幼稚的笑话和不怎么可怕的鬼故事。突然,他们一哄而散,我连忙站起身紧跟上他们的步伐。

他们来到了长满爬山虎的小亭中,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吵吵嚷嚷。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他们似乎达成了协议,各自忙碌起来。哦,原来他们在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呀。记得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我常应自己总是扮演最小的妹妹而和朋友们争论不休。这时,有几位男生提议去地下室冒险,接下来,他们就排成队慢慢的走进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室,几个调皮的男生故意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顿时,尖叫声就充满了整个地下室。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地下室门口迟迟不敢下去,我走上前鼓励她加入其中,当她抬起头时,我怔怔地站在那里,那不正是儿时的我吗。

轻风徐来,几片榆钱飘入手中,我的思绪被拉了回来。我回头望着这已经掉了几块油漆的桌子,望着这光秃秃的亭子,望着这仅剩的一棵榆钱树,再环顾四周,心理有种陌生的熟悉感。

我悠悠地走出小院,走到人行道上,记得小时候,我喜欢走到人行道的路边石上,父亲则在下面牵着我,我喜欢学着游览车上的广播那样—装着播音腔,仿佛自己在开车,给车上的“乘客”时刻播报路过的“景点”,路灯把我和父亲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童年的梦,是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是欢乐的歌。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回忆让你印象深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童年的回忆,因为那是至今给予我温暖和动力的回忆。”

“春草碧于天,秋风听雨眠。”初见这首诗,只觉得很美。而现在,已是初三的我,再细细回味,蓦然发觉,诗中蕴含凄婉的情,温馨的景,更令我有所触动。初三,思索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月悬挂在空中,月光好似那薄薄的纱,笼罩在每个深夜努力的孩子身上。我手捧诗词,与迁客骚人会面,感受着他们被贬的无奈与在低沉中奋起的感慨。初三,学到深夜已是常态,这是为了什么?我不禁有所思索,很想听到一份满意的答案,可无人回应。懊恼不已的我继续埋头苦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生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但他从未放弃读书,他心中有大志,眼里有希望,怀中有人民,这才成就了他的辉煌一生。

是啊,伟人都不忘读书,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以前年少无知,看着长达一页纸的诗词,只觉得心生烦闷,心中埋怨。可现在不同,我已是初三,也成熟了许多,能透过字词表面,去感受诗人所蕴含的更丰富的情感。

而优美的它们,也会激励我勇往直前。它会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读书;它会让我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它更会让我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有多么幸福。

望着天上那轮明月,我陷入了思索。月亮是古人寄情的载物体,它承载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感情。它也做出了回应,那柔柔的月光,笼在身上的白纱,为多少深夜苦闷,深夜奋斗的人抚平了内心的惆怅。

伴着那轮明月,诵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感受着,我思索着。与美丽的景,美好的情,共进步,共度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