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四年级作文我的心儿怦怦跳4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26

【我的心儿怦怦跳】

冉诗琦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人伤心失落;有的让人高兴激动;有的让人不知所措,我也遇到一件让人心儿怦怦跳的事情。

还没到上课时间,语文老师拿着一沓试卷,说:“我们今天考试!”呀!我吓得面如土色,我昨天忘记复习了,看电视到很晚,怎么办?“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像叫魂一样响起,我心一揪,心凉了半边,心想:这回糟了,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阿弥陀佛,上天保佑我!

试卷发了,我心怦怦直跳起来,我仔细一看第一题,终于喘了口气,幸好!幸好!这些题目我都会做,该答题了,咦!这题我怎么不会写?我的手颤抖的抓住笔,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呀!看似简单的字怎么不会写了,怎么写?怎么写?我忐忑不安,突然,我脑子里蹦出来一个答案,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写了上去,外面一阵阵大风“呼呼”的狂吼着,时不时听见树枝折断的声音,好像在说:“你写错了,你写错了”。我心里像一面小鼓,“咚咚”地敲个不停。

终于,我硬着头皮写完了,心里那紧张的心情好像被我的勇气冲垮了,不见了,我心里欣喜若狂,马上交了试卷。

每个人都有紧张的时候,我告诉你一个方法:紧张的时候要冷静下来,然后再冷静的解决问题。

【我的心儿怦怦跳】

熊嘉欣

从小到大,经历心儿怦怦跳的有很多,比如:紧张时,害怕时,激动和担心时,我第一次和妈妈进“鬼屋”让我们害怕的不要不要的,至今想起来心里还会跳。

那是我假期第一天,我和妈妈来到森林公园,来到游乐场的天地黑的“鬼屋”我生性胆小,可那天不知怎么的有一种想挑战自己的冲动,于是极力说服妈妈买了两张门票,想进一直不敢进的“鬼屋”。

我进去了之后心一直“咚咚咚。”我非常害怕,虽然是我自己要进去的,可是这也是我第一次进来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声声鬼叫般的声音从旁边传到我和妈妈的耳朵里,顿时,我吓得面如土色,心狂跳不已,还好里面有好几个人,不然我一定转头就跑。

我们一直走啊走,旁边传来狼嚎声,鬼叫声,听得我和妈妈心惊胆战,好像有只魔爪正向我们冲来,我觉得阴暗的角落里仿佛藏着什么东西,随时要向我们扑来,心里一阵发毛,腿在发抖,终于快走到尽头了,遗憾的是,我们只能往原路返回,返回的途中,除了进来时的,“鬼”叫声再没有别的声音了,突然来了一阵异常大的狼嚎声,此时的我早已毛骨悚然,连大气都不敢出了,妈妈见状立刻双手搂着我和我一起跑了出来,出去之后妈妈对我说“你跑这么快干嘛呢”!我都快摔倒了,“我的心还在扑通扑通的直跳”,对不起妈妈我是太害怕了,从那我以后再也不想进去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做事情不要没想清楚就做,要静下心来想你适不适合做这件事。

【我的心儿怦怦跳】

吴雨馨

同学们!你们有遇到过心儿怦怦跳的时候吗?是伤心难过时,紧张害怕时,还是激动人心的时候呢?我也遇到一件让人心儿怦怦跳的事情。

三年级那时,老师在选优秀的学生代表全校去演讲,我心儿怦怦直跳,我生怕选我,平时上课连讲台都不敢上去,心想:千万不要选我,千万不要选我,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老师的目光转向了我,我心里直哆嗦:“哇!老师你不会选我吧?我不敢的!”老师直接锁定了目标,说:“就你,吴雨馨,我相信你!”我不知所措,而时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我很紧张,也很犹豫,老师又说:“你试试自己的能力吧!结果并不重要。”于是我想了想老师的话,觉得有道理,老师让我在家里多练习。

到了演讲那天,我坐在台下,欣赏前面几个选手的演讲,我心儿怦怦直跳,好像有一只小鹿在乱撞一样。我心情也狂跳起来,老师大声的喊到我的名字。

我猛地站了起来,我把手放在胸前,清了清嗓子,做了个深呼吸,十分紧张,哎呀,我的右脚也紧张的不断发抖,我紧握麦克风,缓缓地走上台,有礼貌的行了一个礼,刚抬头看到台下景象的一瞬间,我的脑海一片空白,拿麦克风的手直冒冷汗,我的心乱得不得了,忽然之间,我想起老师说的话:只要付出过,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成就。为什么要胆怯呢?

我深吸了一口气,大声的演讲,把自己付出过的一切汗水尽力讲出来,表演完后,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为自己的勇气而感到骄傲。

从那一次,我做什么都不胆怯了,还很喜欢上台表演呢!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把锁,即便是精神障碍的人也有,毕竟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脑海里的成像是什么样子。

用科学的未知信息来看,以视觉为基础,分辨人的美丑,很多人的看法是不同的,可能我们看到的东西形状形态都一致,那就是眼光问题。如果我们所见不同,例如看见人,看他有一颗圆圆的脑袋,摸起来也是圆的,但在你的视觉中,圆却是一个在我眼中的怪物,这种事现在是无法证实的。也许未来科技能力提升,有灵魂更换,用别人的视觉去看世界等等,还得以让人们正视一些假设。

心理学书上的“读心术”,“分辨方言”什么的,都没有百分百的正确,你或许能懂一秒的想法,但永远都不可能彻底了解他。

每个人的经历,想法都不同,有的是天差地别,有的是近乎缩影,而别人的经历仅能做参考,并不能完全参照。许多大人爱子心切,无视了孩子心中的底线,一味的模仿,强行塞入自己的思想。孩子心中本只有一把未上锁的门,只需拉开就好。结果,因为这些行为使孩子的心门上套上了一把又一把的锁,并封闭自己,不再愿意敞开心扉。

这些都是轻的,每年精神出障碍的未成年人不下百万,并且每年都在增长,越发不可收拾。而这些始做俑者,大都是口中常挂着“我是为你好”的大人们。他们太不只时务了,情商太低。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底线而无视他人的底线。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觉得无所谓,不需要的时候又挤过来。

知心姐姐曾说:“要抱着是为孩子好的心理,你的施暴,语言暴力,都是对孩子心中造成无法弥补的打击。要他以后对你好,是不存在的。过了小学之后就不要再强制教育了,没用了,太晚了。你能够给予他的,就只有支持。”

青春期是一朵云、一行诗,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充满诗意的时期,还是一场疾风、一团烈火,是最麻烦的、动荡不安的时期?要了解如此矛盾的青春期,需要找到解读青春期的关键密码——建立自我同一性。这是我从心理学书籍中学到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具有连贯统一的认识。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存在成长的统一密码。信息世界中,在2000这个纪元里,光算4位手机密码,便也有1万种解法,而6位便有10万种,别提更多更多。难不成每种都要试?不等你试完,密码系统也会自行休眠,所以,在探寻未知中,控制度量,可少不可多。

好在目光短浅的都是妇女弱夫,不会大有作为。万一是个专研核武器的,那还得了?!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亲爱的爸爸妈妈,相信我们好吗?请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会开花,因为他本身就是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