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旧很蓝,云依旧很淡,风依旧很清,只是多了一道光而已……
——题记
住宿的生活无非就是宿舍、教室、饭堂来回穿梭。在规定的生活内偶尔有点趣事、有时看看风景,也真是不错。
我一直有想登上雪山看那白雪皑皑的雪;想去漠河看那奇幻多彩的极光;想去国外看看铁塔、瀑布、悬崖……我以为世界上只有这几种景观才会让我难忘,可在一个校园,我却看到了光——一道在夕阳的衬托下、在蓝天中飞翔的光。
太阳躲进了山后,但他留下了影子,留下了一抹亮光。天空在那刻呈现出渐变的颜色。最上方是蓝色,不深不浅的;在下方的蓝,浅浅的;再往下,却是夕阳红:和云彩配出了一幅美的图画。夕阳红和云彩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一片“空中的沙漠”,有深有浅,层次分明。我似乎看到沙漠时不时在扩大,走过来一个人……
“看,光!”旁边的同学紧紧拽了我一把。一道很长很长的光,慢慢地映入我的眼中:那道光很长,速度不快,颜色像太阳的颜色——让人感到超温暖。光一点点向东江中学的上空移动着,那道光不刺眼,也不耀眼。
虽然并不是个特别的光,但在那一刻却让我们惊叹。周围的同学也把这道光当成流星,在默默许愿。都敞开心扉地聊着天、大笑着。似乎身上那一层不明显的傲气在那刹那退去,似乎心中那一抹不清晰的感觉在那瞬间离开。都变成了最真实的自己。
阳光恹恹,脑袋的瞬间空白只为记住那永远的芬芳,青春的美好瞬间,将铸就永恒的记忆片段。伫立凝视柔美的夕阳,夕阳里有你的笑颜,风辗转飞舞,却吹不散你的模样。
天会暗,云会散,风会停,幸运的是光不会淡。
眼前黑板擦一起一落,顷刻,满空皆是尘埃。阳光悄悄钻入教室,穿透了微尘。我看着缓缓飘落的尘灰,好似嗅到了一缕芬芳,循着它追去,思绪又回到了过去……
幼时,我对一擦黑板就满空的粉尘厌恶到极,它们既污染了环境又危害我们的健康。每每老师擦完黑板,我都会用手紧紧捂住口鼻,生怕吸入一点,再把头低低地压下。自然,我对热衷于板书的老师也喜欢不起来,造成我成绩偏科的原因也是那微不足道的粉笔尘。
长大后,对它的厌恶丝毫不减当年。我悄悄告诉为老师的母亲,她没有斥责,更没有苦口婆心地让我接受事实。她那平淡的语气让我觉得也是随口一说,可她的话,却让我理解,让我尊重。
母亲说:“尘埃里也有芬芳。”
蜻蜓点水般的话语却意外地在我心中荡起一阵涟漪。母亲为何这样说呢?那时的我固执地认为尘埃就是尘埃,它们没有味道但最惹人厌,哪儿来的香味,更别提芬芳之气。
我要追问,母亲却一笑置之。
不久前,我终于明白,母亲是对的。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丹桂初绽,芳香十里。教室里老师的讲解声驱散了桂花的浓香,只有枯燥遗留在空气中。“唰唰!”老师三下五除二就擦净了字迹。可当粉笔灰就要从黑板上飘落时,他仿佛还想说点什么。就在那时,黑板上忽然落下白色的灰来,刚好飘进他半张半闭的嘴里。老师一下子剧烈地咳嗽起来,却还说着:讲的题听……懂……咳咳……了吗……咳咳……”一下子,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微尘里的芬芳谁能闻见呢?可我分明“闻”见了,感受到了——平凡生命里的伟大。老师呕心沥血不顾粉尘只为学生,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渺小得如在空气中旋转的微尘,却无时无刻不在奉献自己,他们的生命何其芬芳!虽不能说桃李满天下,可经过他们教育的学生却因他们受益终身!可他们又索取了什么呢?如尘埃般无声无息地落寞着,唯有芬芳氤氲在生命长河中,永不飘散……
突然发现粉笔灰没那么讨厌,它们只是静静地铺在桌前,诉说着它们的往事,证明着它们的存在罢了……无声无息,奉献直到消失。
望向眼前轻轻落下的微尘,我竟觉自己身处繁花胜地。芸芸众生皆化为尘,芬芳满园……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微尘里也有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