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框,屋外风吹着。望着窗外,任由我的思想随意飘荡——几百万年前,原始人是怎样生存下去的?
在原始年代的时候,没有高大的房屋,原始人就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不能抵挡寒风也不能有效的保暖。他们没有宽敞的房屋可以挡风保暖,但是他们也没有现代人的贪心,无论多大的房子,现在人都不会轻易的满足。
在原始年代的时候,原始人有猎食的本领,什么都是用他们的努力或生命换来的。吃饭的时候没有煤气,要钻木头取火,要钻好久好久才能冒出火苗。他们不像现代人用钱直接可以买到食物,回家用煤气打火,用锅一焖就可以吃上饭了,有时候煤气不好使还要抱怨:“这是什么破电器呀!”
在原始时代,没有汉字,只能用结绳记法,或用叶子来传递信息。这样的信息不容易保存,时间一长绳子容易断裂,叶子容易随风的心情去安家,他们没有现代人简单的汉字,现代人有一张张白纸,又有了铅笔、中性笔、钢笔。这些东西方便了我们的交流,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
在原始时代没有电视、手机、网络,各种电子娱乐商品。每天他们只能相互追跑、打闹,我感觉那样的生活很无聊。她和她们的亲人相聚千里也只能长途跋涉才能见上一面。他们没有现代人的手机,我们可以跟远在天边的亲人说话,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短信表达自己心里想的事。有了网络就可以在手机上玩游戏也可以上网买一些想买的东西,而且都会送到家。而且天热的时候,不愿意做饭又不愿意出门,面对火热的太阳回来一身汗就可以上网叫外卖。有了网络,我的生活变的多姿彩。
雨停了,一切都静悄悄的,可我的思绪却一直停不下来,眼前仍浮现着生活条件简陋,但却意志坚强的原始人的形象。
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一再惊奇而且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似乎极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
原始人和现代人的生活截然不同,但我们都拥有同一个精神上的故乡——人类。
在前进的路途之中,不止我们在奋斗。——题记
蜣螂
炎热的盛夏,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风裹挟着滔滔热浪而来。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披黄色战甲,保护着这里的环境,面对成堆的粪便,他们蜂拥而至,在那里潜心忙碌。不一会儿,只见他们用前脚撑地,后脚不停转动着比自己重几倍的货物。面对陡峭的斜坡,他们依旧不懈的后退纵使货物滚下来碾过他们的身子,他们仍旧爬起,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受伤,他们也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不会因为前进路途艰难而绕路而行。在他心中,只有奋斗才能改变生活。他们就是我们口中的“屎壳郎”,身材渺小,地位低微,可是为了能够在草原生存,立足,也为了生态环境的清洁和平衡,他们却从未停止过奋斗。
工蜂
在青草随风肆意起舞,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一棵百年古槐之上,一个巨大而精致的蜂巢就是这些工蜂的家。他们日夜不息,身兼数职,干着这个家族最平凡的工作。他们不时遭到其他同伴的歧视,但他们却从未放弃自己能长久为种族服务的向往。一天蜂巢被一根枯枝砸掉大半,其他蜜蜂不知所措,只有工蜂在那里细心的修补,几天后蜂巢修好了,而地上却多了些工蜂的枯尸。
他们辛勤劳作,不惧艰难险阻,无怨无悔的为伙伴服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一生都在为之奋斗,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工蚁
在幽暗的地道之中,有这样的一些生命,他们身处族群之中却不为人所知,他们是工蚁。同工蜂一样他们虽胸怀大志却受不到他人的赏识,而当两个族群相争,他们却比谁都勇敢,他们从未退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停歇。不管自己前方有多少同伴的死尸,有多少未知的危险,可为了其他蚂蚁,为了自己的家园,他们奋勇向前,直到战争的结束。也许没有人会记得他们,他们和他们的故事最终也随时光消逝,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可是,他们身上那种勇敢,坚强,努力奋斗的精神,却会一直激励,鼓舞我们。
你看,在这个世界上就连这一个个弱小的生命都在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工作,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而奋斗不止,那么,和他们相比有着先天优越条件的我们,在面对挫折,面对未来之时,能任由自己屈于平凡,向失败投降,在颓废中沉沦吗?不,不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