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俩宝,一个“勤”,一个“俭”,他们就是我的爷爷和奶奶。
我的爷爷身板硬朗,讲话声音铿锵有力,碰到熟人打招呼总是面带微笑,方圆三里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非常的勤劳,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不管是房前屋后,还是菜园的边边角角,都能看到他的劳动成果,西蓝花、秋葵、马兰头、红菱……很多我不知名的菜经过他的精心照料都长势颇丰,有些甚至还能拿到菜场去卖。
我的奶奶是一个很节约的人。奶奶老是说:“一粒米九滴汗,要节约,浪费粮食不好的,天会打雷的。”奶奶住长兴家里从来不到外面买来吃,因为她说:“外面的东西不卫生,看不见是怎么做的,自己家里炒的才安心。”我家冰箱里有很多菜都是自己种的,奶奶每天基本上都吃蔬菜,很少吃荤菜,所以她身体健康。每当我挑食或嫌弃菜不好吃时,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爸爸小时候跟我去湖州,五分钱一根油条都不舍得买,虽然时代不同了,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可要好好珍惜啊!”听了奶奶的话,我惭愧地、乖乖地把饭吃完了。
勤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文明行为。他们的善良、朴实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官兵捉贼”一场看演技的比赛,好戏即将开始!
一堆纸团从“天空”纷纷扬扬地落下,我胡乱摸了一下,命运“成败”就在此一举了。“不要‘捉’,不要‘贼’……呀!”万幸中的万幸,还好是“官”,当然,得保住一副“扑克脸”,让人看不透内心的激动。
“我是贼!”我不是贼,他是贼!”每个人脸上似乎都有着一种笑——坏笑。呵呵,这下要把“捉”大官搞得目眩神迷,心神不定了。哈!果然如此,“捉”大官选错了,随之而来的是“贼”大盗的笑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嗯?”我仔细地盯着纸条看了又看,可字它就是不变——“捉”。哼,捉就捉,东风起战鼓擂,谁怕谁?
如“一览众山小”般,站在前面,我用余光扫了扫每个人的脸,可只有一个结果,那阴险的笑容。“我是贼!”“我是贼!”“我不是!你是贼……”每个人那满口谎言的嘴,那让人“望而生畏”的笑脸,永远离不开一个字——“贼”。耳听八方,我要听透每一个人;眼观六路,我要用“火眼金睛”看穿他们,恨不得来双透视眼,直接看穿他们各自到底是什么字,可惜上天不给我一双这样的眼睛,只有那龇牙咧嘴的“大表情”,那弯的不能再弯的眉毛,和那张已变成“O”型的大嘴,表情在变化,可永远是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脸,变幻莫测的心。
我的眼睛停留在了三位“捣蛋者”的身上,最后一位——排除,怎么看都不像。我的直觉告诉我,是他!他还是一副笑嘻嘻,乐天派的脸,突然,又是一声“我是贼,你来啊!”内心的纠结没了,已荡然无存了,内心的”怒火“一下子释放出来,不犹豫了!就你!
没想到,我居然错了!5个俯卧撑,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第一下——不见那个“贼”,只闻其声;第二下——耳边传来那充满魔性的笑声;第三下——看到了一张龇牙咧嘴的脸;第四下——看到了一张高深莫测的脸;第五下——肯定每个人都幸灾乐祸。看着那一张张“坏脸蛋”,我无可奈何……
想“捉”个“贼”,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