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23

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本小说,而每一本小说都有自己的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每件事都会包含那几个影响了你的人……

——题记

琚海燕老师是我初一的语文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她很爱笑,很和蔼。那时学校已经创办了芳园文学社,而我在刚看见芳园的征文启事时,既激动又胆怯,还有一点小期待。

我用了三天时间琢磨出一首小诗,并拿着这首小诗鼓起勇气去找琚老师,希望她能帮我看看,指出我的不足。

琚老师拿走我的小诗,两天都没有给我,我很惊慌,也很担心:是老师把我的作品忘了还是这作品根本就不入流?正当我在座位上胡思乱想时,琚老师在教室外面向我招手,我的心剧烈地跳着,仿佛要跳出我的胸膛。我走到老师跟前,只见她手里拿着我的小诗,上面布满了各种红色的修改,我很忐忑,紧盯着老师。终于老师开口:“嗯,写得还不错,稍加修改就可以投稿了。”“真的!”我都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哦,我都快要激动地跳起来了!之后,我顺利的把那首小诗投到了《芳园》中,居然被选登了!自那以后,我终于不再胆怯,更大胆地写作,更勇敢地表达,更积极地投稿,这是我的一次巨大的改变,我这才敢直面地正视老师,原来琚老师那么爱笑,原来老师那么温柔。

到了初一下学期,有一次“冬之韵”的征文,这次征文可不是简单的在学校里发表,而是县级征文啊!这个时候,我也跃跃欲试,可能是我太膨胀了,拿了一份写好的小诗很得意地给琚老师,她当时就把我的作品改得“红光满面”。之后又递还于我,并且“温柔地”批评了我,我顿时醒悟了,原来我太自信了,说的通俗点就是骄傲。写的作品什么都不是,但琚老师还是认真地帮我修改,帮我提高,她用无私的爱包容了我,并且还鼓励我,她让我明白了人要有自信,但也不可以骄傲。我于是郑重的接过那张“红比黑多”的纸,认真地修改,等待着下一次不再让老师失望……

再次创作仍是一首小诗,这一次琚老师没有给我那么多红道道,第一次没有出现“红比黑多”,有所进步,我开心得笑了,琚老师也笑了。

很快我升入了初二,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新的老师。琚老师不再教我了,我心里难免也有些失落。有一次上政治课,一个学生把我叫了出去。这个学生我认识,他是我初一的同学,只是由于座位离的太远,关系没有那么亲密而已。我一边跟着他下楼,一边问他:“谁找我?”“琚老师。”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我心神一颤,不禁加快了脚步。

止步办公楼,深吸一口气。我喊了一声报告,接着传来琚老师那熟悉的声音:“进来。”琚老师正在批改些什么,抬头看是我,便微笑着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本书和一张纸,郑重地递跟我:“王安,老师先恭喜你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个小作者了!”我顿了顿,好像想起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终于琚老师说出了那个令我振奋的消息:“去年你投的‘冬之韵’的稿子投上了。”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才看清楚了那本书,可不就是《冬之韵》吗。而那张纸是我的获奖证书,上面写着我的作品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老师又说:“这本书你可以拿走,但这个奖状可以留给老师当作纪念吗?”我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出了办公室,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琚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是她给了我勇气,是她教会我如何写好作文,更是她让我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让我取得了成就……

如今我一直都很后悔没有向琚老师道个谢,在这里,我要说:“琚老师,感谢有您!”

进入初三,进入冬季,话题似乎多起来,问题也似乎多起来。

入秋叶黄,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似乎按捺不住了。上课下课,都在蠢蠢欲动,当然这只是在学校。放假也是,竟然有不少家长告到学校,说孩子只在学校听话,到了家里就不听话了。老师无言,家长却还在不断地列举孩子如何如何不听劝告,如何如何喜欢顶嘴。有孩子听到家人告状,干脆撕破脸皮,当着老师同学的面顶起嘴来。

“你看你看,不然还说我捏造的。”家长似乎抓到把柄了,赶紧叫老师听,叫同学看。

远不止这些,另外一些家长竟然跟老师说:我家孩子跟谁谁谁好上了,那孩子很坏,引诱自己孩子出去玩,给他不停地发信息,还递纸条……这不,期中考试又拉下了一大截了。老师你一定要给我严点管了。打骂都行,只要不打断手脚。

这个时候说老师打骂都行,可一旦老师批评几句,孩子回去捏造事实,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待见时,到学校吵闹的,到红网告状的,往往又是这些个人啊。

还有啊,任课教师发现到了学生年级越高,胆子也越大,好的坏的,不计后果。优秀的,越来越优秀了,而落后的,也越来越没把自己的言行举止,品德品行当一回事了。以美为美者,愈发美了;以丑为美者,也愈发不知自丑了。所以作业拖沓越发严重了,上课玩耍的,似乎也越发多了起来。特别是随着冬天的来临,那些缺交作业的,仿佛一个个缺衣少食的,不是今天丢了书本,就是前天丢了本子,即使补发,也有偶尔“丢失”的。一来二去,就那么把自己也给“丢”了。

然而,老师的爱不会丢,越是想把自己“丢”掉的那种,老师仍然紧赶慢赶地拉住他们,督促他们。

可是,不管你的爱有多么真切,不管你关注的目光多么专注,仍有些孩子会恨恨地说:怎么老盯着我不放?恨死她了,你看又开始盯着我了……

看到一幅漫画,是说老师的,刚拉着一个游一段,另外一群又落下了;接着又去拉,前面拉上去的,又在往回游……

所以,仅仅是爱在不断成长,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的,不止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