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住院很久了,每天,我都要去探望他,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
有一天,我去探望他,爷爷皱着眉,两眼深深凹了下去。由于进食太少,颧骨也凸了出来。他虚弱地望着我,我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再看看病房,墙和天花板都是一色的白,冰冷的瓷砖贴在墙上,还有那些冷冰冰的仪器,似乎呆滞地望着我。心跳监护仪偶尔响起一声警报声,一切都是那么单调冰冷。
我的目光转到了墙角,那里,有个输液瓶插着几枝梨花。
这梨花,叶绿如翡,花白如雪。花是五瓣的,每一瓣有指甲盖大小,再一看,中间花蕊的蕊柱是白色的,蕊头黄色。单看一朵花,就觉得美丽无比,再加上绿得透亮的叶子,像一个个怒放的生命,像玉石和翡翠,更像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这花是谁拿来的呀?”我问道。
爸爸告诉我:“这花呀,是医护人员摘来的。”
我不禁怔住了,回想起医护人员每隔几个小时就来给爷爷打针、翻身、喂药……每次来,都要问爷爷好些了吗?今天吃了些什么?……现在又送来梨花,想着想着,泪水打湿了眼眶。
再看美丽的梨花,爷爷的眉头分明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本来就爱花,现在肯定高兴极了。这梨花,给病房带来了久违的春天。
虽然爷爷去世了,我仍会在心里感恩医护人员,因为他们让病房充满了温暖与多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让我们收获满满、赞叹不已;好读书,令我们心旷神怡、精神抖擞。小城西边的那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是我的挚爱归处,它与我同呼吸,共命运。有它的陪伴,一缕书香,总是悄然而至,久久萦绕在我心间。
那不起眼的图书馆里却蕴藏着我眼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浩瀚的知识海洋。在井井有条地陈列着的书柜前,迎着洒满屋子的灿烂阳光,吸一口书香,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求,走过刻满岁月痕迹的书柜,挑一本好书,有时站而捧读,有时坐而品读,我的心都会随之沉静,为它迷醉。
每次挑的书都不同,有历代名家的著作,有中小学生必背的诗集,也有一些中小学生的作文读本,它们让我的眼界开阔,心灵宽广,更能让我的语言变得经得起推敲。我的生活变得更加阳光,情感更加丰富,灵魂也更加纯净。在一行行有血有肉的跳跃着的文字中,我走进了书中的故事,走进了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美与静的真谛。
曾几何时,《愚公移山》告诉我,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勇气,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曾几何时,《一饭千金》告诉我,要懂得感恩,积累感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曾几何时,《乘风破浪》告诉我,只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便可“乘长风,破万里浪”。
当这位好友用绵绵春雨般的温情浇灌知识的蓓蕾时,每个人都将幻化成天边那璀璨的明星,引导我们甚至民族踏上自强的征程。读书,滋润了荒芜的大地,使它成为了生命的绿洲。
小小的图书馆用每一分每一秒的光阴,在我的脑海中描绘着那独特美丽的画卷。读书,荡涤尘埃秽,过滤沁人香。咽一口唾沫,好似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掉了。
小小的图书馆,你将永远是我前行路上的指明灯,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我将满怀希望地、勇敢地朝着人生的顶峰进发,不断寻求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