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紫荆树,更爱校园里的紫荆树。
春天一到,紫荆树便开满了花。园丁的巧手使她们的树干变得弯弯曲曲,一树树紫色的繁花如幻梦般,小小的花朵如鼓胀的小帆驶在紫色的花海中。原本普普通通的小道,变成了一条条通往花海的曲径小路,畅游其中让人如痴如醉。望着满树花开,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真美啊!”
当繁花即将凋零,紫荆树也不会因失去花容月貌而变得憔悴,反而展现另一面的美。她们吐出嫩绿的新芽,长得极为乖巧可爱,小小的芽在淡灰的树枝上显得格外翠绿,活像调皮的孩子吐着小舌头。有的抿着绿油油的小嘴,有的已经把四五片新叶探出了头,露出圆圆的脑袋,好像准备大展身手为春天描绘美丽的图画。
夏天,树丛间片片绿叶紧紧地挨着,如果想从叶缝儿里看到天,简直不可能。绿色的屏障在阳光的照射下,生命力显得格外旺盛。微风吹拂,便荡起层层碧波,在此乘凉别有一番风味。
秋天,紫荆树便着一身华丽的黄裙,在秋风下荡漾开来,如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
冬天,在寒风的吹打下,紫荆树褪去所有荣光,潇洒地迎风而立。阳光透过树枝利落地洒下来,未被切碎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柔韧的藤条在寒风中挺立,看着我们在树下阅读和游戏。
我爱紫荆树,更爱校园里的紫荆树。因为她春夏秋冬都无比的美丽。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最喜欢元宵节,虽然不清楚它的来源,但在我的家乡,这一天就要做汤圆、吃汤圆。今天是元宵节,我正在做梦,一声呼唤把我惊醒,我睡眼朦胧地看见一个身影立在我的床前,“奶奶什么事呀?”奶奶有点儿生气地说:“昨天你不是说,要我教你做汤圆吗?怎么现在起不来了?”我一听,马上笑嘻嘻地说:“我的好奶奶,我这就起来。”说完,一个鲤鱼跃龙门我就起来了。
“好了,奶奶,我们第一步做什么呢?”我歪着脑袋看着奶奶好奇地问,奶奶笑着说:“第一步呀,先把材料准备好。”然后我把做汤圆要用的红糖、芝麻、汤圆粉、水、菜板、菜刀……摆放餐桌上。开始做汤圆了,奶奶教我用汤圆粉堆成一座“小山”,用手挖一个洞,倒入差不多的水,开始和粉。开始揉粉的时候很稀,因为水倒多了,所以我又加点粉,慢慢地揉了好一会儿,汤圆粉揉好了。接着做馅料。这个简单,就是把红糖、芝麻和在一起,我偷吃了一点,味道真不错。
把揉好的粉揪一小块下来,揉一揉,压扁做成小碗状,将馅料放进去,捏住,再揉圆,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出炉啦。我和奶奶一起动手,速度快极了,汤圆包好后,奶奶烧开一锅水,把汤圆一个个的下进去,再用小火慢慢的煮了一会,直到白胖的汤圆全都浮到水面上就捞进碗里。
奶奶做的汤圆香甜不腻,含在嘴里吞下去,感觉心都是甜的,我一口气吃了六个呢!可我做的汤圆呢,就差多了,有的还开了膛,馅料都跑了出来,一“怒”之下,我把它们都用油煎成了糖饼,这是我做的,当然是由我来消灭啦,其实也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