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使人的思想升华,使人的心灵纯净,使人的语言典雅。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挚友。
林清玄先生所写的《咸也好,淡也好》中这样讲到:当你站在这山看那山高时,夕阳永远没有最美的时刻!仅仅就是这一句话,就令我学会了‘舍’,这样才会有‘得’。
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仍然沉浸在原来‘玩’,‘淘气’的模式中,在别人眼中总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儿。放学回家后也从不复习,看书,就更不必提了,第一学期就这样马马虎虎的过完了,成绩不尽人意。
寒假中,我消沉着,迷茫着,等待着。
偶然的一个下午,母亲从书中抄录了一句话给了我。我一脸不屑地接下了这张纸条,失落地看着,但此时内心中早已涌出一股力量,再也抑制不住,终于迸发了出来。
看了数十遍后。我找母亲借来了这本书——《咸也好,淡也好》,细细地品味了三天。它,有令我取之不尽的能量,也是它将我从黑暗的迷途中拉回正轨。
假期中,我读了不少书,从一个幼稚淘气的小孩儿慢慢地变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智者,中学生。
一束光透过玻璃,照到我的书架上,映出了无限的希望。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哪怕十年,十五年……
一生太短了,一生只够钟情于一样东西,而我选择了书,这是一个让我永远不会后悔的选择,我相信,将其根植于心中,我会照亮整个世界,我会看到夕阳最美时刻!
书,改变了我,书,我的挚友,我想和它说一句:“我会牵紧你的手,哪怕是一万年。”
又是新年,想起了奶奶,以及那让人难以忘怀的蒸方糕的味道。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始终弥漫着那样一种悠远绵长的味道。
年后,奶奶终于带着弟弟来家里小住。一看到奶奶,不由得就想起了奶奶蒸的方糕,对于我来说,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世间珍品。尝一口,糯而不腻;嚼一下,香软回转。记忆中,在我童年的日子里,始终弥漫着方糕的味道。
“奶奶,我想要吃方糕了,你就给我做一些吧。”我央求奶奶。
“奶奶担心你和弟弟在家里,不安全。”家里没有现成的食材,奶奶不放心我们两个小孩留在家里。
“没事,我会好好带着弟弟,你就放心去买吧。”
奶奶拗不过我,于是,去买来了雪白的糯米粉,还让爷爷送来了新做好的豆沙。看着这些材料,仿佛马上就会变成美味的方糕了。
只见奶奶娴熟地将面粉揉成了一个面团,在糖水中泡了一会儿,拿了出来。然后放在一块铁块上,用一个九宫格的木头架子放在面团上,轻轻一压,就形成了九块方糕。这只是第一层,放上一点豆沙后,再放上另一块铺平的面团,用力一压,九块方糕就完成了。这手艺,可真神了!
奶奶走了过来,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再等等,奶奶现在就放进锅里蒸,蒸好了再叫你们出来吃。”
于是,我就和弟弟一起去房间里玩了,可是心里老惦记着方糕快点蒸好,那诱人的味道似乎已经在我的舌尖萦绕了。
过了半小时左右,方糕的味道开始在厨房弥散开了,我们忍了好久的口水就快要流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奶奶:“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怎么这么慢呀!”
“马上就要好了,可不能心急,想吃美味的方糕,得有耐心。”奶奶看着我们一副馋嘴相,笑呵呵地说。
终于可以吃了,那久违的味道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甜润中裹着所有儿时的记忆,软糯中满是奶奶对我们的爱。方糕的味道,已经铭记在我心中。
这就是奶奶的味道,从小到现在,一点也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