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八月的雨,在金秋的九月我们成为了初中生。我们开始了一段新的奇遇,然而在这段旅程里,不得不说的便是我的班级。
我的班级是安静的。初次站在班级门口,轻轻的扭动门把手。“嘎吱”一声,门打开了。当我缓缓抬头时,迎来的是数双眼睛的上下打探。偌大的教室很是安静,就连隔壁班说话的声音也能听得一清二楚。一阵微风拂过,我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座位,生怕动着桌椅,发出那不和谐的声响,破坏了这安静的气氛。风,又吹过,叶子轻轻的摇曳,那“沙沙”的声响清晰落入耳中。
我的班级也是温暖的。刚开学,我们学校便举行了运动会。当然,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场拔河比赛。天很蓝,犹如随手打翻的墨水,随意渲染着。同学们一个个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跃跃欲试。随着枪声的响起,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齐心协力用力一拉,第一场比赛压倒性获胜。然而第二场比赛并没有像前次般容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大家相互鼓励着,一股温馨的气氛洋溢着,如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房。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奋力向后拉,脸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也不知僵持多久,眼见体力耗尽,已然坚持不住时,一个声音响起“我们不能输!大家加油!”话毕,大家又如从前般奋力。终于,在同学的奋力一搏,老师的声嘶力竭中,我们胜利了。当时的天还是那么的蓝,阳光也还是那般耀眼,但比之前更温暖了。
这,就是我的班级,既安静也团结,愿我的班级往后也能如此,永远温暖,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又是新年,想起了奶奶,以及那让人难以忘怀的蒸方糕的味道。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始终弥漫着那样一种悠远绵长的味道。
年后,奶奶终于带着弟弟来家里小住。一看到奶奶,不由得就想起了奶奶蒸的方糕,对于我来说,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世间珍品。尝一口,糯而不腻;嚼一下,香软回转。记忆中,在我童年的日子里,始终弥漫着方糕的味道。
“奶奶,我想要吃方糕了,你就给我做一些吧。”我央求奶奶。
“奶奶担心你和弟弟在家里,不安全。”家里没有现成的食材,奶奶不放心我们两个小孩留在家里。
“没事,我会好好带着弟弟,你就放心去买吧。”
奶奶拗不过我,于是,去买来了雪白的糯米粉,还让爷爷送来了新做好的豆沙。看着这些材料,仿佛马上就会变成美味的方糕了。
只见奶奶娴熟地将面粉揉成了一个面团,在糖水中泡了一会儿,拿了出来。然后放在一块铁块上,用一个九宫格的木头架子放在面团上,轻轻一压,就形成了九块方糕。这只是第一层,放上一点豆沙后,再放上另一块铺平的面团,用力一压,九块方糕就完成了。这手艺,可真神了!
奶奶走了过来,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再等等,奶奶现在就放进锅里蒸,蒸好了再叫你们出来吃。”
于是,我就和弟弟一起去房间里玩了,可是心里老惦记着方糕快点蒸好,那诱人的味道似乎已经在我的舌尖萦绕了。
过了半小时左右,方糕的味道开始在厨房弥散开了,我们忍了好久的口水就快要流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奶奶:“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怎么这么慢呀!”
“马上就要好了,可不能心急,想吃美味的方糕,得有耐心。”奶奶看着我们一副馋嘴相,笑呵呵地说。
终于可以吃了,那久违的味道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甜润中裹着所有儿时的记忆,软糯中满是奶奶对我们的爱。方糕的味道,已经铭记在我心中。
这就是奶奶的味道,从小到现在,一点也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