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雷锋月的到来,创文创卫的活动也随之而来。因此,我们作文班的老师带着我们开展了一次创文创卫的活动,来学习雷锋精神。
在星期日上午,老师带着我们来到园林西区,开始了创文创卫的活动。
老师把我们分成两大组,然后一大组在那边扫,一大组在这边扫。我们这一大组的组员全部都高高兴兴地拿起工具,然后迅速地扫了起来。我在的地方,虽然垃圾不多,但是灰尘很多。于是我和吴佳峻就互相合作扫起了垃圾,吴佳峻拿着垃圾斗和垃圾袋,帮助我扫。首先,我把地上的树叶和一些可回收的垃圾扫成了一堆,然后吴佳峻就拿起了垃圾斗,让我把垃圾扫了进去,可是地上那么多灰尘怎么办?于是我们两个人就一起拿着扫把,把灰尘全部都扫到了一个地方,然后吴佳峻再去拿垃圾斗,用手把垃圾斗按住,还时不时的变位置,让我更快的把灰尘扫进了垃圾斗里。接着吴佳峻拿着垃圾袋,当我要用垃圾斗把里面的灰尘和树叶等垃圾倒进垃圾袋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巨风,把我们的劳动成果给糟蹋了。我问:“吴佳峻,现在怎么办?”吴佳峻无可奈何地笑着说:“还能怎么办?赶紧重扫啊。”于是,我们俩又开始扫起来了,再扫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已大汗淋漓。我对吴佳峻说:“好累啊,我们可以休息一下吗?”吴佳峻对我说:“不行,我们就是要快速的完成创文创卫的这个活动,你看,其他人都在扫地,所以我们也不能比他们慢!”我无奈地说:“好吧!”在我们俩扫到差不多11点的时候,这一块地方被我和吴佳峻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俩找到了老师,对老师说:“老师,你去看看我们的劳动成果!”老师说:“行。”我们俩带着老师看了我们俩扫的那一块地方,老师看了,称赞道:“你们扫得很认真!”
通过这一次创文创卫的活动,我了解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创文精神,我会继续努力争做“创文创卫”活动的小雷锋。
我上初中两年了,觉得自己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几何代数、天文地理,而是长跑的技巧。
刚上初一时,第一次长跑,所有人的脚都在半厘米、半厘米地向前蹭着,等老师哨声一响,都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大幅前后挥动胳膊向前冲去,最后一个个都在到达终点前,就已体力透支。
初一上学期第一个月,我熬夜想比同学们多学些内容,时刻都在尽全力获取知识,有时竟不自觉地就伏在桌上睡着了。第一次月考成绩还不错,事实上是完全超出预期的好成绩。
那学期剩下的时间里,我已没有了追求,沉醉于月考的功名中自得其乐,自己倒是悠闲,只是苦了父母和老师,其后一次次不堪入目的成绩令他们又急又气,说我“令人失望”,但我还以那“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来安慰自己。着实可见我当时的幼稚,赢过一程就以为自己是顶聪明的,不需要与分数有关的好成绩来证明自己了。
初一下学期,大家都积累了一些长跑的经验,都知道刚开始不能太急,亦不能太落后的道理,我是更悟出了长跑之“长”在于长久之效。起跑之前放松着兀自说着笑话,那稍有些刺耳的哨声响起,从容地和所有人一同向前跑去,不急,也不缓。到最后,常常也能得个还行的成绩,真可谓“中庸”了。
收了自己那过分骄傲的心,什么事都不着急拼命,也不会让自己成为差得惹眼的那个。当时有个关于《骆驼祥子》的专题活动,四个项目难易分明,供选择参与,同学们借着青春的朝气热烈地讨论,而我大概了解了难易后就选了适中的那个。当时我似乎很少笑,同学说我“沉稳”。我从镜子中看自己的脸,有点黑,那倒是正常,可就是自觉有些灰蒙蒙的,以为是灰尘,可洗也洗不掉,由它去吧,便该干什么干什么。成绩平平,与同学交往甚少。
上了初二,老师是一个很年轻,活力四射的小伙子,没教学经验,更不太懂除了他自己性格以外的孩子的心理,主要是看了我比较冷静,成绩也不太差,便让我做了班长,我哪里是冷静,只是对大部分事麻木了而已,但当班长这桩新奇事怎能让我麻木。在我的印象中,班长就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带着使命的,至今我仍然记得作为班长的第一次长跑。
跑前,我极紧张地向老师寻求长跑的所有秘诀,才得知长跑最后是要全力冲刺的,而且之前要将速度控制在“合适的极致”,只要最后能留下体力冲刺可以尽管跑快些。我尽量挤到一个自认为最好的位置上,有些微微颤抖,眼睛凝视着前方,右脚尖紧抵着地面,那哨声不再悠长,只有最初的那一促,我冲了出去,那是我跑得最成功的一次。
我想把事情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但不会总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做到“最好”。在大考前的复习期间,我会全力以赴,要求自己做得更好。那时,一种淡淡的幸福总包裹着我,我有很多朋友,我也照镜子,我没有刻意去笑,但脸上似乎有一抹笑意,脸上蒙蔽一切情感的那层尘土已经消散,我从容地走开,去做当下能把握住的事。
我初中两年来长跑的心得总结来也无非两点,努力做到合适的极致,保持实力最后冲刺。我想,人生路上的奔跑大抵也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