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是我的心灵憩所。
每当我心烦气躁之时,便会走下楼,有一股能量吸引着我。那是一片竹林,在那里慢慢行,静静思,感觉自己在燃烧,烈焰迸飞。
喜欢这里,有着无穷的幻觉,我是那节节高的竹子?
竹林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走进去如入仙地,我忽然就有了许多哲思……
竹子仿佛是一群懂得坚韧的人,它们在严寒之时,是永不褪色的,那绿色长留人间。它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是严冬之时的战士,不畏严寒,禁得住风雪时的考验,它们成为了勇士,而别的树木,遇到了严寒,虽能抵挡一时,但终不能挺到来年开春,终会在寒冬之时死去。第二年春天才能重新“复活”。而“岁寒三友”则是终年常绿,是坚韧不拔的品质造就了它们。
竹子,几十年才开一次花,盛开便是生命的终结之时。这是一群拥有奉献精神的植物。它们在终结之时,会绚烂地绽放自己,最后长眠于地下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
每当我来到竹林,心灵仿佛得到了一次升华。竹子的优秀品质铭刻在我心间。我的心灵憩所,有这片竹林就够了。
用爱在心与心之间筑一座桥梁,缩短心灵间的距离。
——题记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和妈妈的心灵之间拉开了距离,我和她的语言交流越来越少,也许是她的唠叨,也许是她在我犯错后的“河东狮吼”,也许是她当我失败时的微微冷笑,都让我厌烦了吧。
“儿子,你就不能稍微帮帮忙,收拾一下屋子吗?去,帮忙把洗衣机开一下。”我放不下手中的电子游戏,大吼一声:“我不想去!”
妈妈站在一边愣住了,然后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自己去干活了。
在游戏中冲对手喊麦喊得口干舌燥,我习惯性地随口喊道:“妈,我要喝水!”
没有回应。
我的脾气一下子上来了,以为妈妈因为刚刚的事生气了,便一头扎进房间,一手甩上了房门,丝毫不知,妈妈是在洗碗,没有听到我的声音。
良久,妈妈悄悄地进了我的房间:“儿子,口渴吗?我给你送水来啦!”
我的脾气暴躁得很:“不用你管,你走开!”
妈妈又愣住了,然后慢慢地放下水杯,轻轻地关上了门,走了。
我很快清醒了,想起刚刚一定很伤妈妈的心吧。茶水还在桌子上放着,氤氲着热气,就像妈妈的心一样。猛然间,我忍不住生出一股强烈的念头,要去给妈妈道歉。我悄悄地走到了客厅,发现妈妈正在翻找着什么,我一下子看到她的左手上一片殷红,突然有些心疼。我飞快地从房间里翻出了一张创可贴,走进客厅,递给了妈妈:“妈,对不起!”
妈妈笑了:“儿子,没关系,我知道你脾气也不怎么好,没事的。”
我却突然感到十分羞愧:一直以来都是妈妈在为我的生活操劳,她任劳任怨,一心为我,可我只看到她的不足,却忘记了她唠叨背后的鼓励,“加油,你一定行”;忘记了她对我吼了之后独自抹泪的样子;忘记了她对我冷笑之后,却又手把手陪我把事情重新做好,还嘱咐我一定要记住……
在这一刻,我与妈妈心灵之间的距离猛地缩短了,两颗心又贴在了一起。
没错,爱与理解,是缩短心灵间距离的最稳当、最便捷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