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下午,我把家庭作业写完了,在家里无趣极了!突然眼珠子骨碌一转,对妈妈说:“今天我来淘米煮饭吧!”妈妈满面笑容地答应了。
开始淘米了,淘米前先要准备一些米,我打开米袋,见到米是白色又有点偏黄的,小小的,可是每个米粒都很饱满。它摸起来硬硬的,不时我的手上还会有一些米粒粘上来,它们真是调皮极了。我拿起一个160毫升的塑料杯子,舀了两整杯,倒入电饭煲的内胆中,在内胆中放一些清水,用手轻轻地顺时针搅拌,搅拌着搅拌着,感觉水从清澈见米变到了牛奶般的浑浊了。差不多搅拌一到两分钟,搅拌完,我正想把水倒了的时候,妈妈急忙说:“这水不能倒了,洗完米的水可以洗菜,一是可以节省水,二是这种水可以把菜上的农药洗掉。”原来淘米水还有那么大的学问呀!于是,我立马把水倒到了洗菜盆里。第三次清洗,只需要拿起内胆晃一晃,倒走多余的水,内胆里只留下一个倒大拇指指甲盖高的水。我拿起内胆高高地举过头顶,左手拿起抹布轻轻地把锅底擦干。这时,我的手已经酸了。
我把内胆装在电饭煲里,关好盖子后,首先按一下功能选择的按钮,再点一下精煮。只听“呜呜呜”的声音,就自动开始煮饭了。已经过十分钟了,电饭煲还是没有动静。五分钟后,突然,水蒸气孔中出现了丝丝缕缕的轻纱般的白色雾气,雾气宝宝们跑来跑去,有些调皮的,还爬到了我的脸上了呢!咕噜咕噜的声音,越来越大,又渐渐地变小了,阵阵米香弥漫在了空气中。“嘀嘀嘀”饭煮好了。
打开电饭煲,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夹杂着大米的饭香味,诱人极了。我拿起盛饭的勺子,盛出米饭,尝了一口,又软又香,顿时,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煮的饭比妈妈煮的还好吃。
这真是一件难忘的事啊!我不仅知道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还学会了一项本事。
初中三年,我总是能看见她。她或许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因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门前穿着厚厚的衣服,一言不发地坐在门前。风会吹乱她原本一丝不苟的长发,雨会打湿她的整洁衣裳,但她不在乎,她只是听着这“嗒嗒嗒”的钟声,只是望着匆忙来往的行人。
我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时间,仿佛在她的生命中变得不那么重要。她看着来往的行人匆匆地奔向一个又一个地方,企图抓住她并不在乎的时间。她的目光总是那样麻木无神,她的身边总是如她的房间一样空荡。但即使是这样,我仍旧爱她,爱她那永不熄灭的灯。”
我爱她的灯光,因我害怕黑暗。起早贪黑的那段岁月里,会有那盏灯和那个人与我相遇。虽然起初面对着陌生的道路,面对之前空寂的街道,面对门前坐着的那个她,我的心会跳个不停,我大脑的那根弦崩得很紧,像一个害怕被猫发现的老鼠一样,只能急忙跑着狼狈离开。会在某个角落里藏一会等着陌生人离开再走;会在背后突然有人的时候偷偷瞥一眼看对方在干什么;会在看见一个小朋友路过时担心她的安危。
所幸有一天,我开始不再害怕了。晚上十点,我路过了她的家门口,她看见了我,我也看见了她。“今天这么晚?”她盯了好久,终于打破了沉默,我看见她那双麻木无神的眼里终于有了亮彩,不自禁地放下心中的戒备,“放得晚,没办法,老师总是比学生有精力。”她笑了,我看见她平日里苍白的脸渐渐红润。“你这小孩,应该说老师负责任。”“你怎么还不休息?”我鼓起勇气,假装不经意间地,问出了我一直想要询问她的问题。她冲我笑,不开口,她盯着我,还是不开口,只是莫名地,在灯光的照耀下,在寂静又黑暗的小路上,她所呆的地方,是光明,是我在黑暗中找到救赎的光明,而她,顿时不是我心中那样一个孤独的老人,她是光明的存在,是圣洁的存在,更是救赎的存在,只因为她轻轻地一句:“为你留的灯,会一直等到你的。”心,突然间涌出一股暖流,顷刻间荒芜的心田里长出了盛放的百花,它们不停地生长着,淹没了恐惧的土地。我们两个人,在黑暗中心的光明里微笑是,沉默着,微笑道,沉默着。书上说:“当你可以和一个人一直走着走着,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却仍不觉得尴尬的时候,那么她对于你而言会是特别的存在。”
我以为,她习惯了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春夏秋冬,不论早晨夜晚,都要一个人享受清晨宁静和夜晚孤寂的生活,而我,也习惯了在求学路上的往返中与她相遇的匆匆时光。这灯光,这是她为我而留的灯光,有着她日夜在为我忍受孤独的寂寞,也将有着我与她每天互相寒喧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