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班部分同学和家长来到南京研学,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山陵。
我们来到墓道前,因为进入墓道后要保持安静,所以导游便在此为我们讲解,当我听到墓道有480米长,392级石阶时,抬头望了望天上火辣辣的太阳,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久,大部队就开始前进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台阶较少,所以我感到很轻松,可快到“天下为公”陵门的时候,我就开始气喘吁吁了。我站在陵门那儿,几乎只能瞧见祭堂的一个顶,剩下的全是台阶,我的心有些动摇了,但身边的同伴都没有放弃,我也咬咬牙继续向上爬。
爬完几段台阶后,我的腿仿佛灌了铅一样,有千斤重,只能艰难地抬起,大腿的酸痛感让我的速度一慢再慢,渐渐地,我已经被大部队甩下了。我弯着腰,双手撑住大腿,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汗水也早已从额头上沁出。我也很想快点爬,可就是使不上力,我真是后悔为什么平时不多锻炼。看着停下的我,妈妈走到了我身边,她扶住了我的右臂,只说了一句“坚持就是胜利”,顿时,我的眼中又射出了光芒,撑着腿继续向上爬,虽然速度不快,但也再没有停下。
还差一段台阶了!我好像看到了胜利女神在向我招手,祭堂也将要露出它全部的面貌,许多同学已经登顶,正拍摄着美景,我不由得攥紧双拳:我也一定要赶快上去!我有力地踩着台阶,心里默念;“一!二!一!二!一!二……”三步!两步!一步!我爬完了!我转身俯视着整条墓道,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吹来的阵阵凉风带走了炎热,向下看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木,好像是把中山陵放在一个摇篮里。我已忘记了拍照,真想把这壮观的景色看个够。
只有站得最高,才能看见最远最美的风景。直到现在,我内心的成就感还未曾消去。
注视着一张张没有滤镜,没有特效的照片,我的心中却翻腾着种种复杂的心情,一幕幕情景,仿佛置于眼前……
我向着那个熟悉的地方走去,向着那正排练着的团队走去。
郑老师正指导着同学们排练。天色很好,正是暖春时。阳光映在地面上,是金黄的,有风过往,撩得同学们宽宽的校服。郑老师宽松的衣袖胡乱地拍着。同学们与老师的笑意是藏不住的,排练时的欢悦散入风中,捎上云际。
我悄悄走过去,站在没有人看得到的角落,拿起相机,“咔嚓”,希望能留住这份美好。
接着,我又开始朝第二个地方走去,站在礼堂底下,看着我们的出现。
这是我们在礼堂的第一次彩排,但结果,不尽人意。
先是导演口齿不清,然后又是同学们动作不自然,接着又是奔跑的时候场面太乱……十分钟下来,错漏百出。
领导与老师交谈着,老师的脸像苦瓜那般皱,那般青。
好,既然不行,那就改!
老师将稿子大改一番,也将同学们大骂了一通……我默默地站在远处,看着老师转过身时,满脸是疲惫,眼里盛满了忧郁。
我再次拿起相机,“咔嚓”,我看见了,照片里的老师,心碎得像地上的纸屑。
最后,我走回了教室,走回了那节语文课。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郑老师哭泣。
为了这个节目,郑老师努力从领导争取上白板,认真纠正每一个同学表演时的缺点;劳苦地风雨兼程地奔波。然而,却因同学们的办事不力、动作僵硬、背稿不熟、排练迟到而失望透顶了。
我至今还记得那清晰地在我耳边回荡的哭声,像误入陷阱的小兽的呜咽,在乌云蔽月的黑夜,无助而绝望……
我拍下了这一刻,用我温柔的目光,轻轻地拭去老师的泪。
有愉悦欢喜,有满腹忧郁,有失望至极。我想,我会将这些照片珍藏在记忆深处,它给我带来的美好如破蛹幻蝶,给我带来的苦涩,如苦瓜,甘苦得沁脾人心,留下余甘。愿在以后,当我每次再将这些照片翻找出来时,能再细品其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