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冬至记忆作文8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09

屋外,明亮的斜阳不倦地营业着,四周的云彩谨慎地斟酌着颜色的浓淡。平静的天空,呈现出不一样的安详。屋内,暖橙色的吊灯散放柔波,青纹白资的碗里盛放着几颗白胖的汤圆。小勺在碗中搅着红糖汤的漾漾微波,应合桌边起伏的欢声笑语。

冬至是快乐的,汤圆里有我们互动的乐趣。冬至前夜,奶奶便张罗着各种食材,摆满圆桌的盘盘食品,是对生活的期待与回味。洁白的糯米团很快揉好了,一家老小坐在桌前,掐取一块,揉圆,包馅,最后搓圆。大大的汤圆里包着的,是童年期最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一年冬至里的搓汤圆,是孩子们盼望的时刻。很顽皮的小孩揉着或大或小的糯米团子,和同伴笑着闹着。奶奶看着我们,总是苦笑不得,她把手放进茶色的竹��,一遍遍不厌其欢地教我们,怎么揉怎么包。粗糙褶皱的手掌握着细滑白嫩的小手,手起手落,慢慢地揉着、搓着。圆圆的团子不知何时从手掌中溜出来,滚到��边,老人、小孩都笑了。搓完汤圆,奶奶晃着大大的竹��,汤圆参差不齐地在��里奔跑着。奶奶笑得更灿烂了,她说这是“公孙丸”,有大有小,团圆平安。不一会,奶奶开始煮汤圆了。她戴着老花镜,瞅起眼睛,捏着小秤外,量测着红糖与清水的比例。奶奶抄着那把古老的铜勺搅拌着红糖汤,又放入搓好的汤圆,铜勺搅起的微波,似奶奶脸上不会消逝的笑容。我们总是赖在厨房不走。我们爱听着汤圆咕噜咕噜的歌唱,爱看汤圆在锅中转圈舞蹈,爱闻厨房烟雾中浓浓的红糖香,更愿意等着汤圆完美出浴。

几年光阴消逝似水,飞速流过。原本茶色的竹��不知何去何从,取代它的是市面上普遍的塑料红盘。那把年代甚是久远的铜勺也消失了,换成了长柄的不锈钢勺子。市面上各种汤圆层出不穷,花样甚多。但是,奶奶仍坚持自己做,还是平静坐在桌前,亲手搓着每个汤圆。我们全家也像小时一样,一家老小围坐一块搓汤圆。只是长大懂事了,再也揉不出那参差不齐的“公孙丸”了。汤圆大都挺均匀,也没办法可以去搓或大或小的圆子了。

六碗汤圆,装在清纹白瓷的瓷碗里。奶奶执意要用这种碗装汤圆。“这样吃,才有以前的味道。”她温和地说着。捞起汤圆,放入口中,嚼着软软糯糯的外皮,咬开是流心的芝麻馅——最简单却是最好吃的馅料。一口一个,每一个口都含着童年,含着那异常香甜的美好。

纵使岁月无情飞逝,纵使传统习俗逐渐消失,但只要奶奶搓汤圆时的笑容永存,只要童年的冬至记忆永存,那份乐趣便永不会消逝,那份香甜便会留驻舌尖,那份情味也会永远留存。

四月,那一季,桃花开。

四月桃林,一片桃花,密密的,一团一团的笼在一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从枝丫开到枝头,开到空中,开得不留一点缝隙,将那枝丫压得有些垂了。它开得红红的,艳艳的,灼灼的,带着些许白色,夹着三三两两的绿。枝条伸向远方,伸向天穹,于是这粉色的序幕也伸向远方,伸向天空。天空是蓝的,桃花嵌在空中,染红了一片天。如飞花的喷泉,绽放的火焰,一团团烟雾。

天地间一片粉红,那是祥云,使人间变暖,是梦,粉红色的,在梦里与春相遇,暖了。

春日的阳光,金灿灿的,是明媚的,带着些许冬天的凉爽,照射在桃花上,是每朵桃花都变得透明,圣洁。

浅粉的花瓣带着些白,绕着花蕊与花芯散开来,还有两三瓣儿打着旋儿,嫩嫩的,柔柔的,如江南的丝绸。花蕊躲在花瓣中,如襁褓中的婴孩,又如蝴蝶的触角,探着春天的讯息。它是香的,香是淡雅的。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清香也跟着蔓延开来。这样的桃花,如高脚杯,装满了生命的琼浆;又如纸笺,传送着生命的开放与灿烂。

四月的风总是让人捉摸不定,不知会吹向哪儿,它伴着淡淡的花香,阳光的气息与春天的活力吹来。

桃花便在这不经意间摆动起来,满林桃树,挥舞枝丫,成了红丝带,向春天尽情挥洒生命的激情。花瓣伴着桃树的舞动而颤动,拨动心弦。十里春风,满林桃树,满树桃花,舞动着,醉了,醉的深沉,热烈。风吹热烈,花开鲜艳,一切都有生机与活力,一切都迸发着生命的奋斗!

风路过桃花,吹向水面,水面上泛起微微涟漪。春阳照在水面上,水变暖了,也变得波光粼粼。岸上,几声鸟鸣,使水愉悦,荡起水波。一波已去,一波又起。缓缓流向远方,流向天际。展现生命的传承与延续。

灼灼桃花映入水中,映红了水面,染红了水波。

春,一切展现出生命的灿烂,生命的热情,生命的传承。一切生机,一切希望都在春里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