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幕布款款放下,聚焦的灯光投射在荧屏上,映射出一幅战国时的画卷,游客们在惊叹,我却看到了一个几千年前的镜头。
易水河畔,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淡。
我静静地立在河边,没有人能看见我,我却注视着他们。
渐渐地,周围响起了密集的马蹄声,一行人下了马,似乎要为那个走在最前头的白衣男子送行。
那一行人继续要紧跟着那白衣男子,他却拱拱手,云淡风轻地说:“太子殿下留步,我们就此别过吧。”
送行队伍的领队人,那个衣着华贵、举止优雅的青年身子微微一震,犹豫地说:“荆轲,你可想好了,此行可是凶多吉少……”
那白衣男子挥挥手说:“无妨,我为天下众生诛暴君,虽死无憾!”
衣着华贵的青年眉头依然紧皱着:“好吧,你切记要小心。此举事关我燕国之存亡,不成功,便成仁!”
那白衣男子却仰天大笑,说:“太子殿下勿忧,一月之后,整个咸阳城必会披麻戴孝,我荆轲必会名垂千古!哈哈哈……”
我顿时醒悟过来,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我拼命地朝荆轲奔去,想让他停下这徒劳的行动。他却从我的身体中穿过……没错,我是虚无的,我无法改变历史。
荆轲的脚步越来越快,远处传来了击筑声,是高渐离在击筑吗?我混沌的脑袋在思索着。荆轲已走到了船边,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回过头来,缓缓地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诸位,永别了!”说罢,他跳下船,只留给我一个潇洒的背影。
这时,大幕拉起,灯光熄灭,游客四散离开,我却还怔怔地站着。当我走出场馆,才发现自己早已满脸泪水。
今天的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么淡,昔日的少年却已湮灭于尘土……可他那潇洒的背影,却成了我一生中刻骨铭心的永恒镜头。
母爱是一首赞歌,永远没有结束。早上赶着上学,有人催你喝牛奶,天若下雨,有人坚持要你带伞。放学回家,距离门口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只要有她,帐里帐外都是安心的世界,她是母亲。
那一天的天空黑蒙蒙的,风雨侵占着天空。外面淅沥的声音似乎是在向大地宣告它的主权。正当我心烦意乱时,母亲走来,手中拿着一件洁白的毛衣,说:“天冷,加件毛衣。”我接过一看:拙劣的针法,宽大看不出腰身,连什么简单的图案都没有。我吃惊地说:“你织的?”回答是点头,我只好极不情愿地套上它。
上学路上,我低着头,似乎抬头就会撞上那些异样的目光。我加快脚步赶到学校。一走进班级,我顿时感受到同学们一齐投来的目光。几个男生不给情面地笑了起来,身后几个女生也刻薄的说:“哟,真土。谁还穿这种毛衣啊。”我忍受着这些挖苦,默默坐到位置上,低头暗自抹去眼泪和那些尖锐目光。我用手揉着这件让我难堪的毛衣,心中泛起一阵苦涩,祈祷赶快放学回家。
终于熬到放学,我几乎是跑回家,如释重负地脱下毛衣,狠狠扔在沙发上。妈妈见状,走过来问:“这是怎么了?把衣服穿上啊。”我一想起同学们的话语,如刀子一般刻在我心上。我愤愤地喊道:“走开!我不穿你的破毛衣!”说完,眼泪唰地流下,我关上房门,迷述糊糊地睡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饿了,起床走到客厅。家里空无一人,我又走到阳台。那件罪恶的毛衣已被高高晾起。我收下来,摸了摸,还有点湿。我展开一看,上面添了些花纹,腰身似乎也小了,洗得干干净净。我走到餐桌前,桌子上有一碗葱花面,是我爱吃的,还用盖子盖住保温。碗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妈妈清秀的字迹:孩子,妈知道你嫌弃这衣服不好看,我尽力改了改,希望你能接受,但是孩子你要记住:外在美不如内在美!桌上的面记得趁热吃,我可能晚回家。几句简简单单的话,令我鼻头一酸,一下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阳台的毛衣正享受着阳光的爱抚,我仿佛沐浴在母爱中。窗外丝缎般的花香,幽幽地飘进我湿润的眼睫。我的母来,她如此伟大。
母亲很平凡,却又很伟大。她用她宽容的爱,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