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成“每个人各有各的成功,没有抛弃不抛弃”的观点。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不同的使命,都需要走不同的道路。并且,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最后都会取得各自不同的成功。
有时,即使我们道路相同,所得到的收获也可能不尽相同。所以,成功无法拷贝,重要的是,坚持走下去。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同龄人,在他们之中,有各种各样的成功者或失败者。我们总会被父母用来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每当我们想辩解时,情况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糟糕。
然而,父母不知道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成功。
就我们学生来说,我们的天职就是学习。我们周围有很多的学霸或者说天才,他们都是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可是,当你询问他们学习思路和方法时,他们的见解却各不相同。这就是结果相同,过程不同。
我们身边也存在着很多学渣,学习在班级里排倒数。但是,在学习上的差,并不代表他们的人生就是不成功的。他们很可能只是把精力用在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比如:篮球,跑步,唱歌,绘画等。喜欢跑步的,今后可能会成为一名运动健将;喜欢唱歌的,可能会成为一名歌手;喜欢绘画的,可能会成为一名画家。这些都是成功,这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
我们生而为人,就注定各有各的路需要去走,各有各的梦想需要去实现。我们无需与同龄人做比较,更没有什么抛弃与不抛弃的关系。我们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去做一些让自己感到人生有价值的事,就足够了。
我们生而为人,就要去履行各自的职责。因为这个世界有很多岗位需要你去绽放自己的光彩,需要你用自己所学,去为这个岗位做贡献。这正是世界如此五彩缤纷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因为:以梦为马,方能不负韶华。
车窗外的世界早已被雨水润湿,模糊而又透明,无意间揿开电台,传出的竟是咿咿呀呀的古旧唱腔,全身袭来一种只有清明时才会觉察到的冰意,蓦然间想起那一双温暖而粗糙的手,伸过十个季节,轻抚我的脸颊。
清明时节,天气尚寒,幼时外婆尚在,她总抱着我靠在微微晃动的摇椅上,一边静静看窗户上未干的雨水,一边听着收音机里古老的调子,有时轻轻吟唱。
其他人都去扫墓去了,而那时的我不知怎地,每每从陵园回来都会发一场高烧,恍惚间只感觉一只微凉的手抚着我的额头,身边是低低的叹息。紧接着唇齿间一股清凉的甜味弥漫开来,是绿豆糕的味道,一点一点,融化在骨子里,脸颊上缠绵的温度似乎消减了不少。
自那之后,每年的清明,便只有外婆和我待在家里,她会带着我和那只黑色的收音机去外面散步,雨后的空气里依然纠缠着一股水汽,天边低压下来的云层让人压抑,偶尔带着落叶扫荡过来的风拂过我的衣角,被外婆牵着,那双柔软的手握着我的手的力度总是正好,既不让我觉得手指被禁锢,又会让我心安,知道身边有她保护。
那时的我又怎么会知道,我贪恋着的她细腻的爱,会终止,消失在无休止的雨季里。
她消失的这四年里,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去陵园里看她,一捧被雨露沾湿的白菊,细碎的花瓣,在风里颤抖的叶片,我将它轻轻入在黑色的大理石上,指尖所触只觉得寒冷。
照片上的她笑得像个少女,透过她的眼睛,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个个清明,摇椅上的她打着盹,身上散发出一股馨香,让人心神安宁;坐在我病床前的她轻轻掰下一个块绿豆糕,轻轻入进我嘴中,眉间是一个深深的“川”字;清明雨后在小园中散步的她手执收音机,与那古调一唱一和,看向我时眼毫不掩饰的柔情。
自此,回去之后再没有发过烧,心却像是被灼烧过一般,寸草不生。
那些清明的夜晚,总能看到城市的某处,突然间升起袅袅的青烟,一张张黄纸在火星中化为灰烬,我又去扔进去一把黄纸,三年前未燃尽的纸屑在风的带动下轻盈飘起,渐渐飘向天的尽头……
年幼的我从未听懂那古旧的调子里唱的是什么,也不太明白清明节的意义,可当我在外婆的墓前准备起身离开时,忽然间觉得,除了怀念,还有对往日时光的眷恋,总在不经意间想起,那些年陪我度过的人,到底,在哪里。
那年的清明之后,再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