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时而粗犷豪放,时而又温文尔雅;时而显得缠绵婉约,时而,又显得那样的深沉素雅……
这就是雪,冬日里的常客,雪。
怎么欣赏?简单朴素的欣赏,站在自家阳台上,把前额贴在冰冷的客户上,看着窗外的雪花一片一片,把大地覆盖。
相对于城市的雪,我更爱乡村的雪。
早晨起来,推开窗户,四望皎然;屋顶上、柴堆上、外婆的捣衣杆上甚至外公的三轮车上,都充斥着这样可爱的精灵。而雪也不像城市那样早已被上班的人们踩得肮脏不堪。这里的雪还是纯洁无瑕的,犹如天使的羽毛一般纯洁而神圣。然而这些雪又是和蔼可亲的。早晨去集市的人挨着它;孩子们红通通的小手握着它;充满希望的锄头擦着它。
可惜太阳带着他活力十足的光芒出来时,这些可怜的小精灵也就随之消失了,消失了……
相比之下,狂风夹杂着的暴雪就显得粗犷奔放了。当北风呼啸而过,雪就开始了疯狂;树枝被它压断了;衣架上的衣服被它带走了;人们的车子也被它淹没了。这时的雪也不再是柔软细腻的了,已成了粗糙冰冷的冰渣渣了。摸起来也十分不爽,还冰冷刺骨的感觉……
这,就是我所钟爱的雪,令我陶醉。
喜庆的春联,红红的福字,家人温暖的笑容……这一切构成了春节,使它成了我们心中鲜明的温暖符号。
春节里,最幸福的莫过于逛书店了。要知道,能与先贤智者“对话”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歌德创作了一本伟大的《浮士德》,我对它神往已久,但碍于它的鼎鼎大名,担心自己无法读懂,白白糟蹋了好书,所以一直没有翻开。在春节里,我有的是空闲,又恰好在我不知道要看什么书的时候“碰见”了它,于是便翻开了,这才惊喜地发现自己能读懂里面的内容,虽然不敢夸口自己已经全部融会贯通,但却能畅通无阻地读完了。《浮士德》的情节曲折离奇,但却紧紧地围绕着主人公浮士德,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浮士德思想的变化,看这本书时,很容易忘记主人公仅仅只是浮士德,很容易把他的那种对知识的追求看作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孜孜不倦的渴求。浮士德希望获取真理,却被魔鬼诱惑;人们在探索未知的时候,也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在书中,浮士德最终获得了救赎,升入了天国,同样,我们不能因为可能的风险止步不前,而是要怀揣着希望走下去,相信在未来,自己终能成功。我相信我得到了确实的证明:《浮士德》的的确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由于是由他人翻译过来的,所以它比中国的古典名著更接近白话文,更易懂,称得上是一部“平易近人”的书。值得每个人读上一遍又一遍,进行永不停止的思考。但是,尽管《浮士德》能令人深思仅仅沉迷于《浮士德》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趁还有时间,尽可能地多看书,多吸取知识。
书本是人类的朋友,即使有些书笼罩着“名著”的光环,看上去好像难以接近,深奥难懂。但在它被罩上“名著”的光环之前,它也是一本好看的书。正因为它引人入胜,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才会是经典。所以,不读名著,不是名著的损失,而绝对是自己的损失。要放下一切心理阻碍地去看书,使自己成长。
这一次的寒假过去了,就永远只能成为回忆。所幸的是,当我回忆它时,它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令我满足,有着将来难以企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