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树上的冰雪刚刚融化,光秃秃的树枝上就冒出小小的枝芽,那娇嫩的绿叶在枝头上随着春风自由摇摆。它是一个生命,有生命,就有希望。
去年春天老师让我们种豌豆,我把它埋得很深。事后,外公对我说豌豆要是种得太深,很可能长不出来,种的时候上面只能盖1-2厘米的土。过了三天,豌豆还是没有发芽,和他一起种的向日葵,已经开出了绿色的小芽,我感觉豌豆肯定长不出来了。到第五天的时候,豌豆竟然冲破了高达4厘米的泥土,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一次妈妈带我去她的同事王阿姨家,看她才出生8天的小儿子。还没到的时候我想:他一定是一个胖嘟嘟的、可爱的小男孩。可是看到的结果却是令我出乎意外。他只有4斤8两,消瘦的手上皮肤松垮垮地包在外面,我把想跟他握手的手缩了回来。
回家后,我问妈妈那个小弟弟叫什么名字,妈妈说叫壮壮。这么瘦的人,王阿姨竟然给他取名为壮壮,应该叫瘦瘦才对。妈妈说壮壮是他们家的希望,他的父母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和别的小孩子一样强壮啊!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要珍惜自己活的时候的美好时光,不要去糟蹋它。
时光的缝隙填不满,人生就成了危房一座,修到顶才发现,房子的底部不足以支撑人生的大楼。
——题记
傍晚六点,太阳一头栽进云层中,橘色的暮光浸在云层里,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
此时此刻,正在题海中奋斗的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不顾校园里那有趣幽默的广播,也不顾教室里同学们的嬉笑打闹,专注做题,只为即将到来的会考。
生物和地理,是我最不熟悉、最敷衍的两门学科。刚接触这两科时,因为听说只要及格就够了,就一直以为不重要:作业敷衍潦草,上课走神无心。虽然知道要考试,但内心的不安分总包庇自己:没事,还有时间,慢慢来。就把悬在空中的心放下,又恢复以前的漫不经心。终于到了八下,当老师宣布这一学期要会考时,我的心“扑通扑通”跳个没停,想到以前自己的学习状态,生怕自己考不过,终于体会到迫切紧张的情绪。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转眼间期中考试结束了,代表着正式进入了复习阶段,我买了几本课外练习册,每天全身心地投入复习中,恨不得把自己融入书本里,脑袋全装满知识点。
那天黄昏,我坐在教室里,还是不变的广播,还是一样的同学,但是我感觉自己昏沉沉的,心里好像被无数只蚂蚁啃过,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一只手托住自己沉重的脑袋,一只手握着笔,在纸上任意滑动,笔尖发出嘶哑难听的声音。
“嘿,我们去玩吧!”同学问道。我不假思索就答应,迅速起身,迈开双脚作势要走。
一阵风吹来,书“哗哗”作响。我回头一望,刚刚摊开的书被翻动着,不停地辗转,翻动的页面时而停留,大片空白映入眼帘,又缓缓换页,来回展示着无力的苍白。望着扉页的“专注”二字,思绪万千,不知是何滋味。顿足不前,嫣然一笑,挥手拒友。回到座位上,捧住书,再拼搏。
第二天,阳光像一双温柔的手,缓缓拨开慵懒的乳雾,将大地的喧嚣与生气摊开在熹微的晨光中,似乎捧出一幅墨痕簇新的《清明上河图》。悄悄爬起床,蹑手蹑脚地离开宿舍,趁着这无限好的时光,列清一天的任务,心满意足地继续复习。
课室里外除了列兵一样的课桌,静悄悄的走廊,和勤奋工作的钟,便只有“沙沙沙”,奋笔疾书的声音在穿过黎明黑暗的课室中回响,我心无杂念地开始了一天的复习。六点半铃声一响,同学们陆续进入课室,嬉笑打闹着,却无法再吸引我的关注。
微笑拒绝同学玩闹的邀请,继续投入学习中,因为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我得用努力将时光的缝隙填满,不让自己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