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绘出梅花寒风傲骨,一横描出山河秀丽风光。绚丽的色彩在纸上极速冲荡,仿佛要行遍万水千山,仿佛要吞天沃日。笔轻轻一钩,勾住的是整个画的灵魂。
画纸上还是空空如也,那如泉水一般涌过的灵感,如今却不复存在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剥夺了我对画画的热情,那一泓清泉怕是也枯竭了吧。现在,我又后悔选择了画画。返回的路,已被焦灼和急躁堵塞,思维也已被无聊和烦躁战领。“放弃”也已攻下我内心的城池。
“还是放弃吧。”我对自己说道。扔了笔,心情反而变得更加沉闷了,空气仿佛更加稀薄了,内心越来越着急了,怕被放弃所打败。我四处环视,寻找着,想转移我的注意力。突然,我瞥见了那幅《奔马图》。思绪飘到了塞外边疆。
看啊!八匹骏马在大草原上飞奔,是野马,那随风舞动的毛发仿佛是它们最强有力的战歌。随着心有节奏地作响,广阔无垠的原野聆听着强有力的战歌,也被感染了。那用全力摇晃着的野草不正是草原快乐的象征吗?
太阳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光芒四射太阳越来越亮了,阳光一蹦一跳的,洋洋洒洒地倾泻下来,迫不及待的与野草共舞,与野马狂奔。空气里满是野性与洒脱,无拘无束。
我顿时拨云见月,领悟了属于画的特点,刚劲而又娟秀,肃穆而又洒脱,张扬而又内敛。
重又回到桌前提起笔,将心中所想、所感、所悟都倾泻在这张纸上。纸虽有边,内心的激情澎湃却无边无垠;笔虽有假价,而那份对于拼搏的洒脱却无价;墨虽有量,而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则无量。只有真正体会到绘画之乐,才能乐在其中。
一轮明月从天边缓缓升起,云淡风轻。竹叶沙沙作响。月色入户,淡淡的,拥着那叠画纸。我又从那里抽出了张纸,望着这月亮。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这大概就是我心中所想。不语,提笔只为今夜月光。
我那“泉”终于复活了,不仅是身体上的复活,灵魂也乐在其中。
那夜,我突然觉得星星是如此美妙,闪烁动人。大概是因为我看见了你吧,奶奶。
我和奶奶感情不是很深,甚至一年也不见得能见三回。记得小时候,妈妈要外出一段时间,便不远千里把我送到奶奶那儿,那是我记忆里第一次见奶奶。当时,她脸上挂着笑,穿着青色短袖的褂子,肩头搭着一条毛巾,还不时地用它擦汗。乌黑的头发在太阳低下一闪一闪的,我的眼睛也不是晃动着。
“哟,小丫来啦!过来给奶奶抱抱。”我没答声,一转身就躲到了妈妈身后。妈妈一转身,一伸手,又把我捞了回去,塞在了奶奶怀里。妈妈走了,我哭喊着,腿乱踢一气,想要从奶奶怀里逃脱出来。奶奶只得抱着我转来转去,用新鲜事儿吸引我的注意力,还给我买了许多好玩儿的。
夕阳累得垂下了双眼,夜,却兴致勃勃地降临了。我又开始哭了起来,一个劲儿地要回家。没办法,奶奶只好抱着我在庭院里晃来晃去。走到东,走到西,走到北,走到南。
“小丫,看天上哟,有星星。”她抬头望望天,又笑着看看我。我睁开被泪水模糊的双眼,朝天上看去,却只看见一大群白点。月光下,我又看见奶奶“会发光的头发”,笑了起来。奶奶看我笑了,自己也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星光下,一位老妪抱着自己的小孙女,在树影下来回地走,来回地晃。这片宽广的土地,养育了我奶奶一生,也给了我用不可磨灭的记忆。轻轻地,耳边传来了奶奶的歌声,我轻轻的闭上了眼。
第二天,妈妈来接我了。临走时,奶奶又买了许多好吃的、好玩儿的给我。我朝奶奶挥挥手,又在阳光下看见了她发光的头发和一群白点儿。
后来,我也没怎么去看星星,只觉得是一群白点而已。
最后一次和奶奶看星星时,是她卧床不起的时候——她得了癌症。那晚夜色很好,奶奶执意要看看星星,无奈,爷爷和爸爸只好把她从屋里抬了出来,又给她盖了一床厚被子才放心。我坐在奶奶旁边。
“小丫,看星星吧。我小时候可喜欢看星星了。多……多好看。人一死,就到……到天上去了,晚上就靠着这些星星,来看活着的人。小丫,等……等我死后,可要记得我是那颗星星。”我没回答,奶奶也没做声,只是浅浅地笑着,我只觉得那天的星星,比太阳还要刺眼。
过了五六天,奶奶走了。
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去看星星。没有无聊、不耐烦,只有寂静、孤单。在那闪烁的群星中,我好像又看见了奶奶会发光的头发和永远挂着笑容的脸庞。
此后,我越发喜欢上看星星了,也喜欢在星群中找一个人——我的奶奶。愿星星永安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