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天,学校门前那个绿化带里的银杏叶由绿转黄,风一吹,叶子飘飘落下,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今年,银杏叶落得格外晚,现在已是十一月末了,许多金黄的叶子还在迎风飘扬,每次放学,去看银杏叶时,夕阳已经落下。地上,银杏叶如同地毯一般,盖着大地,在银杏树的怀抱中,有一口木井立在高台上,我踩着落叶向前走去,脚底下软绵绵的。一路向前,走上木头台阶,脚下发出清脆的噔噔噔的响声,站在井边,四周的景色一览无余。
绕着这片银杏林是健身步道,红色的塑胶跑道与美丽的景色相辅相成,这里成了老人们饭后散步健身的佳处,只见好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齐头并进,迈着矫健的步伐,嘴里聊着家常琐碎和自己的孙儿,如同咀嚼着生命的果实,脸上无不洋溢着骄傲与幸福。上海的秋,充满了幸福与美满。
井边有两个小孩,两个人轻轻踮起脚尖,趴在井上,两位母亲站在银杏树下,只见两位年轻的母亲慈祥地看着孩子们,而小女孩摸着井的脑袋说:“这个井又在这个公园呆了一年,我们给他过生日吧!”小男孩蹦跳着拍着井边说:“happybirthday!”接着,他们拍着手唱起了生日歌,稚嫩的声音回荡在公园里。上海的秋,充满了稚嫩与活力。
上海的秋,是金色的,是幸福美满的,是稚嫩而充满生机的。虽没有硕果累累,也没有稻香四溢,却独有一种朴素而别致的美。从绿荫蔽日到光秃秃的枝头,秋,让叶落归根,让动物准备冬眠,让世界为抵御严寒做准备。
一个周末过去了,银杏叶不知去向,但我知道,那是上海的秋,走了。
有一次,清兵卫从海边绘画完回家。刚做完工回来的父亲见了,就圆睁着眼呵斥:“像你这种家伙,总喜欢这种无聊的玩意儿……”
想起最近的测试,清兵卫没及格,又说:“这种玩意儿没什么用,你要把时间花到正道上来,这样才不会虚度时光呢!你要是有绘画这么积极,成绩也不至于这么差!”
清兵卫低着头,沉默着……
同之前的葫芦一样,他对这爱好异常专心。
有一天,他在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绘画。忽然看见一个东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墙前站着一个静立的人儿,清兵卫把她错看成画了。“这画真好!”心里这么想,便想伸手去摸这幅“画”——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静立的人儿同她的好友走进店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清兵卫片刻也不离绘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绘画,给级任教员看见了。
想到清兵卫之前也是在自己的课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说:“上次你在我课上玩葫芦,现在竟画起画来,真是不思悔改,像你这种孩子是不会有出息的!”于是,清兵卫的画,终于被揉成纸团扔进垃圾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着火炉边发呆。就像当时没收了葫芦的情景一样。
这时候,教员来家访了。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多多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父母说,清兵卫的母亲吓得战战兢兢的不敢出声。而他的父亲气得什么似的。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缩成一团,在教员身旁的墙壁贴着许多画。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后,教员回去了。清兵卫的母亲哭着唠唠叨叨说着许多没有意义的怨言。他的父亲抓住身边的清兵卫揍了一顿。还说:“像你这种家伙,不务正业,能有什么出息,赶快给我滚蛋!”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墙上的画,清兵卫的心头一紧,只看见一张张画被撕得粉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心中暗暗庆幸着还有一幅画。
两个月后,比赛结果出来了,清兵卫的那幅画获得一等奖,不菲的奖金装入信封送到他家。清兵卫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高兴极了,说:“喜欢绘画也无可厚非。”
那幅画画的是清兵卫一家幸福地坐在一起,清兵卫的父亲手中拿着葫芦,那葫芦光彩熠熠,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