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现在40多岁,他已经陪伴我九年了。我最爱吃爸爸包的饺子。
爸爸要包饺子了,他先得骑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市场上热闹非凡,爸爸要买一些韭菜和鸡蛋。买完之后,他把菜放到车筐里,骑着自行车回到家。
爸爸一到家,换上拖鞋,就去厨房了。他拿上一个盆儿,接上水,把韭菜放进去洗。洗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不放心,把韭菜拿出来,把水一倒,再接上水,再洗几遍。爸爸边洗边说:“韭菜洗好了!”接着,便开始切韭菜。切完韭菜,他把锅放在灶上,打开火,倒入油,炒上几个鸡蛋。完了再把切好的韭菜倒进去,放上食盐和调料调好馅儿。
之后爸爸开始和面。面和好后,他用一块布盖上,让面醒一会儿。爸爸趁着这段时间,走到沙发那儿看会儿书。
半个小时后,爸爸回到厨房就开始包饺子了。他把案板放好,拿出一块和好的面,用手搓成长条,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撒上面粉,拿擀面棍儿擀成圆片,把馅儿包在里面。之后把水烧开,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地放进锅里,煮好后用笊篱把饺子捞到盘子里。饺子吃在嘴里香香的,美味极了!
这就是爸爸包饺子的时光,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我爱吃爸爸包的饺子,因为里面全是爸爸满满的爱!
在母亲眼中,我真的越来越瘦。
每当母亲翻看我小学之前的相片时,她都会沉迷于我过去的“帅气”之中,无法自拔。甚至有的时候,还要对着相片中的我猛亲几口。在我看来,那时的我看起来是壮而不胖,两边的脸颊像两个小苹果一样的,肉嘟嘟的。手臂就是米其林轮胎的标准广告版,十分可爱。我依稀记得,尽管每次体检单上都写着超重,但那时的身材才是母亲最想要的。
在母亲眼中,现在的我简直是“骨瘦如柴”。母亲见到我那骨感又略显突兀的尖尖的下巴,总是戏称我为“倒三角”。她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能不能长胖一点啊!语气中常常带着几分无奈。说的次数多了,就连原本不怎么在意外貌的我,在母亲的念叨下,也拿起了手机自拍。我同样发现了我那张又长又尖的脸,也意外发现我抬起眉毛时,居然有了一道道深深的抬头纹,可怕!
起初,母亲看我这般“形销骨立”的样子,非常着急。于是她每餐都给我准备了满满的一大碗饭,一大碗汤。我好不容易的撑了下去,当母亲却说:“你太瘦了,还要多吃点。”于是,她变本加厉,饭越打越多。可是体重迟迟不涨。她又急中生智,买了好几只土鸡土鸭,又买了些助消化的保健品,一边补充营养,一边又促进消化。在母亲的死缠烂打之下,我的体重好不容易爬上了110斤的阶梯后,却又停滞不前。母亲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只好每天饭后念叨着,赶紧再来称一称,看看有没有胖一点。只要有0。1斤的体重的增长,她也不管是不是饱餐一顿后陡然上升的体重,她都欣喜若狂。
可惜好景不长,初三年来了。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好不容易被土鸡土鸭喂出来的一点肉又没了。母亲也因此发现了根本原因之所在,于是她时常告诉我,努力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身体比学习重要得多。但是每天6点半起床;7点出门;19点才到家,22点才能睡觉的我,胖是件奢侈的事。
无论我怎么收起那有点膨胀的内心,也不能不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日渐消瘦是初三的铁证,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值得的。因为我认识到长大后的责任,尽管学业就好像一座大山压在我的身上,身为大哥的我义不容辞。我不仅要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样,更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家庭的希望。所以母亲要我不那么努力学习的希望也落了空。初三这年,我的体重是不可能再上升了。
虽然我越来越瘦,但请你不要担心。因为,瘦只是我的外表,壮实才是我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