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其实很简单作文10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28

一粒沙子见世界,一朵花里窥生命。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短暂的一瞬间,像夜空划过的流星,其实很简单,佛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在当代的车马喧嚣中,世道混乱,看不清前途。物质丰裕,精神却很空虚;衣食丰足,礼仪却很欠缺;行动自由,感觉却很闭塞,人们在沉沦与迷失中乐此不疲。

一名主持人问舞蹈家杨丽萍:“你为什么不生个孩子?”杨丽萍回答道:“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的生命是旁观者,我来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她眼观生命中的聚散离合,用最美好的姿态呈现生命最简单的美丽。

滚滚红尘,世间漂泊,我们都只是凡夫俗子,做不到超凡脱俗,只能享受凡尘中的快乐与悲伤,温馨与冷淡,只能手捧热忱观赏高尚与清简,却仍迫不及待地摸爬滚打,在命运的肆虐下承欢。

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到:“生命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我们的一生都在修炼,与时间、共命运,为了抵御世间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欲望,而是唤醒、发展与满足生命的最高境界。

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在前半生中不愿随俗,朝廷上下浑浑噩噩,贪腐成风,他毫不犹豫的打破了官场的潜规则,动了别人的奶酪。他自认为的绝对忠诚却换来了被遣归乡的结局,他汲取教训,终于在老庄思想中找到了答案。他的后半生不再如锥如芒、刚愎自用,外圆内方、外浊内清成了他新的处世之道。一方面坚守良知,一方面与光同尘;一方面坚守清廉,一方面又包容潜规则。在混乱的官场之中,他只是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动,亦不为表面的形式所屈,时时刻刻坚守内心最简单的信仰,修炼官场上必备的外浊内清的灵魂,终成晚清第一名臣。

游弋于象牙塔的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曾国�O而不是杨丽萍。透过窗户俯视塔外的花花世界,名利场上硝烟四起。白落梅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若心有桃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一个人只要真诚的投入自我完善,在万千世事中找寻到自己的内心信仰,即使身处最复杂的灾难,仍能以清醒自居,在浮华中纯净,在清醒中慈悲,在坚定中柔软,在繁复中简单。

生命其实很简单,寻一处宁静,让心去漂泊,找一片安然,让梦去旅行。在沧桑的漂泊与美丽的梦幻之中修炼,从中凝练、升华,找寻生命的信仰,用更加高贵的姿态迎接生死之轮回。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在我们身边。也许是那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许是那素不相识却相互帮助的过路人;也许是那充满古韵的诗词……

——题记

风景·诗之柔

翻开身边的语文书,品读诗的美丽……品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禁步入他的世界,至江南小镇,柳尖正滴落晶莹剔透的露珠,潺潺流水刷刷作响,美丽的风景迷乱我的双眼。走上桥去,只见他身着素衣,泯着一口淡茶,仰望天空,是在思念他的家乡,一声长叹,是在道出他的思绪——“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春去秋来,也许来年春天,便是他返乡之时。透过他的思乡之情,渐渐明白了无论天涯游子心系何方,心中总是满怀家乡,“落叶归根”才是亘古不变的中华传统。他的柔、他的愁、他的思与这小桥流水般怡情的风景融于一体,勾勒出最美的风景。

风景·诗之情

翻开身边的语文书,品读诗的美丽……品读陆游的《十一月风雨大作》不禁步入他的世界,那天深夜,风雨交加,倾盆大雨打落在茅草屋上。他站在门口,望着门外的雨、听着窗外的风,嘀嘀嗒嗒的夜雨声勾起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惆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即使他已罢官闲居,却处处心系祖国,满是豪情壮志;即使已无法实现驰骋沙场的报国愿望,他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梦境终会破灭,自己也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却不忘当祖国统一时让子孙“家祭不忘告乃翁”好慰籍他的在天之灵。他的清高、他的豪情、他的爱国与这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的夜晚融于一体,虽风雨交加,却也勾勒出最美的风景。

风景·诗之梦

翻开身边的语文书,品读诗的美丽……品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禁步入他的世界,他漫步在长安陌生而繁华的街道上,物是人非,不禁回想起自己的一波三折,生活虽然亏待了他,但他豪不埋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何等的隐忍与豪迈。世事变迁、时光飞逝,不正如世间万物的新陈代谢吗?他即使被贬多年,却还痴心不改,一心只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虽被贬至‘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却无丝毫怨念,还处处心系国家。他的乐观向上、他的不屈不挠、他的从不抱怨,不正是古代文人的铮铮风骨吗?

诗之柔、诗之情、诗之梦……数不胜数的诗之精华,如同风景般出现在我们身边。即使微不足道,也迸发出灿烂无比的光芒,照亮我们的双眼。

“上下五千年,大漠孤烟,梦回大唐可看见,无悔诗篇;上下五千年,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你,梦的和弦。”